首页> 中文学位 >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
【6h】

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疗效观察

(四)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

(六)小结

二、实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小结

三、分析与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选穴依据

(四)关于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和安全性的讨论

(五)关于动物模型的选择

(六)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分析

(七)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的优势

四、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的改善情况,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推出一种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  方法:分为两部分。在临床研究方面,把40例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百会穴长时间留针组和百会穴普通留针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和眩晕主症的变化;在实验研究方面,采用注射硬化剂的方法制造椎动脉型颈椎病慢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家兔模型,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百会普通留针组和百会穴长时间留针组,分别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眼震电图(ENG)观测治疗后实验家兔Ⅲ波的潜伏期、眼震持续时间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  结果:临床研究表明百会穴长时间留针组和百会穴普通留针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和眩晕主症的情况,但以百会穴长时间留针组效果为佳。实验研究表明,造模后家兔的椎-基底动脉供血明显减少,与造模前相比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减慢、眼震持续时间缩短、Ⅲ波潜伏期延长;治疗后两个治疗处理组的眼震持续时间较模型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百会长时间留针组其眼震持续时间较普通留针组有延长的趋势;治疗后百会长留针组较治疗前Ⅲ波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同期组间比较显示,百会长留针组较模型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普通留针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1)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对缓解颈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有明显的作用;  (2)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在改善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方面,其疗效优于百会穴普通留针法;  (3)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颈性眩晕的较好中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