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手机APP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6h】

手机APP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手机APP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理论

(一)个人信息保护的正当性

1.伦理人格主义

2.自然权利理论

3.自我表现理论

(二)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

1.可识别性

2.人格性

3.财产性

(三)私法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

1.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分歧

2.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妥适性

二、我国手机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现实素描

(一)手机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特殊性

1.手机的广覆盖性使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呈现普遍化

2.手机的贴身性与碎片化使用使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呈现即时性

3. 手机APP全场景应用使侵犯用户个人信息呈现全面性

4.手机APP的技术性导致侵犯用户信息呈现损害衍生性

(二)我国手机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数据展现

1.手机APP泄露用户信息的类型化数据展现

2. 手机APP泄露用户信息的年份数据展现

3.手机APP权限请求服务的数据展现

(三)我国手机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展现

1.信息收集阶段的行为展现

2.信息使用阶段的行为展现

三、我国手机APP用户个人信息的场景化保护

(一)信息场景理论引入手机APP个人信息保护之合理性

1.尼森鲍姆的信息场景理论

2.信息场景理论与手机APP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之契合

(二)场景理论下手机APP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取向

(三)我国手机APP用户个人信息的场景化保护设计

1.手机 APP的场景区分及用户容忍义务

2.场景区分下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规则

3.场景区分下手机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主体规则

4.场景区分下手机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侵权抗辩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晓灿;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法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春梅,韦祎;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