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宪法检视
【6h】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宪法检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人类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概述

(一)人类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相关概念

(二)人类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历史发展

(三)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相关立法

1.国内立法及相关规范性文件

2.域外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相关规定

3.国际组织的相关宣言

二、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与宪法的价值

(一)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二)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与基本权利的关系

(三)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与宪法确立的科研自由

1.我国宪法对科研自由的规定

2.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属于科技领域的创新

3.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可能沦为异化的科学技术

三、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对基本权利的冲击

(一)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的尊严的冲击

1.人类基因编辑技术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2.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破坏了人身体的完整性

(二)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对其他基本权利的冲击

1.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侵犯了公民的健康权

2.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侵犯了公民的平等权

3.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权

四、科研自由与其他基本权利的冲突与平衡

(一)科研自由与其他基本权利的冲突

(二)两者冲突下的价值平衡——首当保障人的自然的基本权利

1.保障人的自然的基本权利是人权至上原则的要求

2.保障人的自然的基本权利是法益衡量的必然结果

3.保障人的自然的基本权利是社会契约论的应有之义

五、基于宪法价值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区分对待

(一)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区分对待的维度

1.从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客体进行区分对待

2.从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目的进行区分对待

3.从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进行区分对待

4.从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阶段区分对待

(二)宪法价值下的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区分结论

六、加强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立法规制

(一)立法规制的基本原则

1.基本人权原则

2.法治原则

(二)人类基因编辑技术领域的法律规范存在的问题

1.法律位阶普遍较低

2.法律责任弱化

3.监管措施不到位

4.“软法”规定过于笼统

(三)完善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相关立法

1.依据区分对待原则,建立位阶齐全的法律规范体系

2.厘清法律责任,加大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制定行政监管措施,加强行政监管

4.细化“软法”规定,充分发挥软法的约束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柯;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昭;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P3O65;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