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调和气血,补心益智”针刺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6h】

“调和气血,补心益智”针刺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 文 缩 略 词 表

前言

技 术 路 线 图

资 料 与 方 法

1 试验设计

2 研究对象

3 干预方法

4 结局指标

5 样本估算:

6 随机方法

7 盲法

8 统计方法

研宄结果

1基本情况

2 疗效分析

3 可信度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VCIND的危害

2 “调和气血,补心益智”针刺法选穴

3 量表的选择

4 对照药物选择

5 临床疗效分析

6 研究的不足

结论

创 新 点

参考文献

综述:非 痴 呆 型 血 管 性 认 知 障 碍 的 中 西 医 研 究 进 展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评价“调和气血,补心益智”针刺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 VCIND)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设计: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非劣效试验设计。研究周期共6个月,治疗期3个月,随访期3个月。  受试者:VCIND患者分别来自3家中心,通过海报、宣传单、社区健康宣传及医院微信公共号公开招募。将符合诊断标准的VCIND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108例。  干预方法:针刺治疗组患者针刺百会、中脘、膻中、气海、中府,双侧通里、血海、足三里、照海、心俞、譩譆,每周2次,持续3个月,共24次针刺治疗;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胞磷胆碱0.1g/次,3次/日,共3个月。  评价指标:主要指标为与基线相比治疗3个月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总评分的变化值。次要指标包括:画钟试验(CD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可信度评价及安全性评价。对疗效评价者、统计分析师设盲。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针刺的疗效是否非劣效于药物。  统计方法:无效假设:与基线相比治疗3个月针刺治疗组ADAS-Cog总评分的变化值-与基线相比治疗3个月药物对照组ADAS-Cog总评分的变化值≥1.5。备选假设:与基线相比治疗3个月针刺治疗组ADAS-Cog总评分的变化值-与基线相比治疗3个月药物对照组ADAS-Cog总评分的变化值<1.5。统计分析基于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 ITT),所有接受随机并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的患者纳入ITT分析数据集。对于脱落病例缺失的各指标数据,按患者退出试验之前最后一次记录的指标数据进行结转。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描述用均数?标准差或均数?标准误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一般线性模型,设置组别、中心为固定因子,基线值为协变量。组内比较,采用致和检验。  结果:  本试验共纳入216例VCIND患者,3例无基线评价结果,其中针刺治疗组108例,药物组对照组105例。治疗期间脱落37例,脱落率为17%,针刺治疗组脱落16例,药物对照组脱落21例。根据ITT原则,本研究所有接受随机患者均纳入分析。  (1)ADAS-Cog:与基线相比,治疗第3个月针刺治疗组ADAS-Cog总评分下降2.64分,药物对照组下降1.61分,两组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5),两组间差异为-0.95(95%CI,-1.84,-0.07),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35),其95%可信区间上限低于非劣效界值,非劣效假设成立。与基线相比,治疗第6个月针刺治疗组ADAS-Cog总评分下降2.58分,药物对照组下降1.73分,两组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5),两组间差异为-1.36(95%CI,-2.20,-0.5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2)。  (2)CDT:与基线相比,治疗第3个月针刺治疗组CDT评分上升0.21分,药物对照组上升0.16分,两组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1),两组间差异为0.05(95%CI,-0.07,0.16),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基线相比,治疗第6个月针刺治疗组CDT评分上升0.23分,药物对照组上升0.16分,两组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1),两组间差异0.03(95%CI,-0.08,0.14),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ADL:与基线相比,治疗第3个月针刺治疗组ADL总评分下降1.07分,药物对照组下降0.76分,两组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1),两组间差异为-0.46(95%CI,-0.99,0.06),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基线相比,治疗第6个月针刺治疗组ADL总评分下降0.85分,药物对照组下降0.68分,两组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1),两组间差异-0.50(95%CI,-1.02,0.31),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4)整个研究期间,针刺治疗组总不良反应率为5.56%,药物对照组为7.62%,所有反应均为一过性的、轻微的。  结论:  “调和气血,补心益智”针刺法与口服胞磷胆碱均能有效改善VCIN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且作用类似。针刺治疗结束后其治疗效应仍可维持3个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