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L-13、STAT6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6h】

IL-13、STAT6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IL-13在相关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前言

1 实验对象及实验方法

1 .1病例来源

1 .2对照组

1 .3诊断标准

1 .4纳入标准

1 .5排除及剔除标准

1 .6评分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

1 .7主要试剂

1 .8实验器材

1 .9试剂的配制

1.10实验器具的处理和准备

1 .11实验仪器

1 .12实验方法和步骤

1 .13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

1 .14治疗方法

1 .15统计学方法

2 实验结果

2 .1 总瞧纯度检测

2 .2 总瞧完整性检测

2. 3 GAPDH、IL-13、STAT6扩增产物的鉴定

2 .4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病情评分

2 . 5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IL-13、STAT6RN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病情评分以及临床相关指标分析

讨论

1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医认识

2 Th1/Th2失衡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3 IL-13、STAT6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4 白芍总苷与IL-13、STAT6

5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与斑贴实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 Corticosteroid Dependent Dermatitis,FCDD)是一种面部长期、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以治疗部位皮肤红斑、皮纹消失、丘疹、水疱、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干燥脱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病程长,且具有损容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机制还未明确,有学者认为本病可能是变态反应的表现,研究表明Th1/Th2平衡的破坏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局部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类型是影响Th1/Th2分化的关键因素,而细胞因子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 STAT信号传导。为进一步研究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6)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初步探讨:1.IL-13、STAT6在FCDD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2.经白芍总苷胶囊为主要治疗药物治疗2周、4周后,FCDD患者外周血中IL-13、STAT6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白芍总苷胶囊对FCDD的治疗作用;3.IL-13、STAT6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探讨IL-13、STAT6在FCDD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为FCDD发病机制的阐明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4.IL-13、STAT6在FCD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本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对符合FCDD诊断标准的5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液中IL-13、STAT6mRNA的表达含量进行检测,依据评分标准对FCD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病情评分。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和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IL-13、STAT6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白芍总苷胶囊为主要治疗药物治疗2周后,患者外周血中IL-13、STAT6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患者外周血中IL-13、STAT6mRNA的表达较治疗2周后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  3.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IL-13、STAT6之间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3mRNA的表达与病情评分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6mRNA的表达与病情评分呈正相关,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4.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IL-13、STAT6mRNA的表达与年龄、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  5.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经白芍治疗2周后,病情评分较初次就诊时显著降低,治疗4周后,病情评分较治疗2周时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IL-13和STAT6mRNA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表明IL-13和STAT6参与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白芍总苷胶囊为主要治疗药物治疗2周后,患者外周血中IL-13、STAT6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4周后,患者外周血中IL-13、STAT6mRNA的表达较治疗2周后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3、STAT6之间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IL-13mRNA的表达与病情评分呈正相关,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白芍总苷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可能是抑制了IL-13、IL-13/STAT6信号转导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功能而发挥其治疗作用,远期疗效更好。STAT6mRNA的表达与病情评分呈正相关,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是因为与实验例数较少有关,有待扩大样本量后做进一步验证。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IL-13、STAT6mRNA的表达与年龄、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表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可能与上述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