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系型数据库到LDAP目录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平台
【6h】

关系型数据库到LDAP目录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平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发背景

1.2数据整合异构数据源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异构数据源研究状况

1.2.2国内异构数据源研究状况

1.3数据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1.4笔者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本平台所涉及关键知识和技术介绍

2.1关系型数据库和目录服务器

2.1.1关系型数据库

2.1.2目录服务器

2.2结构化的文本文件

2.3关系型数据库变更数据的抽取

2.4多线程数据同步

2.5接口机制

2.6交换平台效率

2.7 Oracle临时表介绍

第三章数据交换平台的架构与设计

3.1交换平台具体需求

3.2数据交换平台设计目标

3.3数据交换平台总体方案

3.3.1数据整合和同步数据的方式

3.3.2开发语言及平台

3.3.3体系构架

3.3.4数据交换语言

3.4平台架构

3.4.1元数据

3.4.2引擎

3.4.3驱动程序

3.5数据交换平台简要设计

第四章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功能的实现

4.1 Oracle驱动设计

4.1.1 Oracle驱动模块主要类介绍

4.1.2 Oracle日志分析器——LogMiner

4.1.3交换平台LogMiner的使用

4.1.4 Oracle驱动模块类图

4.2数据交换引擎设计

4.2.1引擎模块主要类介绍

4.2.2引擎模块类图

4.3启动和停止操作设计

4.3.1启动和停止流程说明

4.3.2启动和停止操作类图

4.4其它部分功能介绍

4.4.1数据初始化

4.4.2异常类和数据类介绍

4.4.3异常类图

第五章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信息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达信息的数据随着时间和业务的发展而不断膨胀,而且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系统平台上,具有多种存储形式。企业信息系统和决策者无法在一个集中的信息库中方便地管理这些数据;无法以一种统一的、标准的访问协议来分布管理这些不同格式的数据。于是人们提出了数据整合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 数据整合就是对异构数据源数据进行整合,使能够以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的集中存储;能够以统一的访问协议进行数据的访问和分布式管理。大多数企业会要求在数据整合的同时不能对原有的数据系统进行改造,因为这样既能保证现有的数据库系统不被破坏,又能节省时间和金钱。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从关系型数据库到目录型数据库的数据整合系统——关系型数据库到LDAP目录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平台。 该交换平台首先对系统现状和数据源进行了分析,对关键问题和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且设计和实现了系统的功能。我们知道数据整合涉及源数据源的数据获取,源数据源数据到目标数据源的数据传输、加工、处理和同步。所以该平台核心主要分为驱动程序和引擎两部分。驱动程序负责数据的获取;引擎负责对数据的加工和处理;驱动程序和引擎通过XML数据进行通讯;数据同步以定时或者实时的方式获得变更数据;数据整合到目录服务器中能够实现数据存储格式的统一、访问协议的统一、并能够进行分布管理。驱动程序主要通过插件技术实现,用户可根据驱动程序所定义的统一接口进行定制开发;引擎可制定各种规则对数据的不同方面进行处理,规则按照分层进行设计,每层的规则相互独立,降低了层和层之间的耦合。驱动程序采用插件技术以及引擎规则的分层设计大大增强了系统对外部数据源以及引擎自身的扩展能力。 因为该平台的设计要求其具有分布式的特点,同时要求其具有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高健壮性以及数据一致性的特点,加上该平台将数据整合到具有诸多优点且已被广泛应用的LDAP目录服务器,使得该平台的应用很有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