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及结构性能研究
【6h】

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及结构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简介

1.2.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提出与发展

1.2.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3.1国内研究现状

1.3.2国外研究现状

1.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方案

2.1概述

2.2.1均匀布置二次抛物线形

2.2.2均匀布置直线形

2.2.3集中布置二次抛物线形

2.3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方案

2.3.1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原则

2.3.2优化后施工布置形式介绍

2.4.1等效荷载法介绍

2.4.2预应力筋等效荷载及反弯矩

2.5算例优化

2.5.1算例介绍

2.5.2算例双向无粘结预应力筋旋工布置形式优化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混凝土板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有限元分析

3.1概述

3.2材料的本构关系

3.2.1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3.2.2普通钢筋的本构关系

3.2.3预应力钢筋的本构关系

3.3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1部件、材料和截面类型

3.3.2分析步的设置

3.3.3无粘结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板的相互作用

3.3.4预应力的施加、荷载与边界条件

3.3.5网格划分和单元类型

3.4有限元模型准确性验证

3.5直线段长度系数分析

3.5.1板顶直线段长度系数分析

3.5.2板底直线段长度系数分析

3.6有限元结果分析

3.6.1有限元应力云图

3.6.2跨中荷载-挠度曲线

3.7优化前后极限状态对比

3.7.1优化前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比

3.7.2优化前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比

3.8.1板支承方式影响分析

3.8.2混凝土板厚影响分析

3.8.3板跨度影响分析

3.8.4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分析

3.8.5有效张拉应力影响分析

3.9本章小结

第四章双向曲线预应力筋施工布置形式优化后混凝土板裂缝宽度分析

4.1概述

4.2混凝土裂缝开展理论

4.2.1粘结-滑移法

4.2.2无滑移法

4.2.3综合分析法

4.2.4数理统计方法

4.3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4.3.2英国BS8110-1997规范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4.3.3欧洲《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EC2-1997)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4.3.4美国ACI规范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4.3.5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对比

4.4裂缝宽度计算

4.4.1优化前后应力云图

4.4.2裂缝宽度计算

4.5不同参数下优化后裂缝宽度对比

4.5.1不同板顶直线段长度系数下裂缝宽度

4.5.2不同板底直线段长度系数下裂缝宽度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优化后预应力混凝土板正常使用阶段刚度分析

5.1概述

5.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刚度计算方法简要介绍

5.3各国规范刚度计算公式

5.3.1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刚度计算方法

5.3.2美国ACI规范刚度计算方法

5.4优化前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刚度计算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优化后混凝土板预应力施工流程指导

6.1概述

6.2施工准备

6.2.1预应力筋材料

6.2.2预应力筋的运输与堆放

6.3施工流程

6.3.1无粘结预应力筋铺放

6.3.2无粘结预应力筋定位固定

6.3.3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

6.3.4无粘结预应力筋端部处理和锚具封闭保护

6.4质量控制

6.4.1施工前质量控制

6.4.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7.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