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轮毂式连接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6h】

轮毂式连接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自复位结构研究现状

1.2.1国外自复位结构研究现状

1.2.1国内自复位结构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

1.4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轮毂式连接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设计及力学模型

2.1引言

2.2框架设计原型及参数

2.3.1理论滞回关系

2.3.2梁端轴力、剪力与弯矩表达式

2.3.3变形后梁中预应力钢绞线的表达式

2.3.4柱脚轴力、剪力与弯矩表达式

2.3.5变形后柱中预应力钢绞线的表达式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轮毂式连接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3.1引言

3.2框架节点的分析对象与几何参数

3.3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

3.4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1基本假定

3.4.2有限元分析模型

3.4.3材料本构关系

3.4.4预应力的定义

3.4.5边界条件与接触的设定

3.5自复位预制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3.6轮毂式连接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全过程分析

3.6.1应力分析

3.6.2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分析

3.6.3延性系数

3.6.4钢绞线预应力分析

3.6.5能量耗散

3.6.6残余变形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轮毂式连接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4.1引言

4.2有限元模型的分析对象与几何参数

4.3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1基本假定

4.3.2有限元分析模型

4.4自定心混凝土框架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4.5.1应力分析

4.5.2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分析

4.5.3延性系数

4.5.4钢绞线预应力分析

4.5.5能量耗散

4.5.6残余变形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轮毂式连接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参数分析

5.1引言

5.2静力性能参数的设置

5.3.1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5.3.2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

5.4荷载参数分析

5.4.1初始预应力的影响

5.4.2螺栓预紧力的影响

5.5几何参数分析

5.5.1牛腿伸出长度的影响

5.5.2钢绞线位置的影响

5.5.3梁柱配筋率的影响

5.5.3框架高跨比的影响

5.5.4框架跨数的影响

5.6构造参数分析

5.6.1柱脚钢套的影响

5.6.2梁端附加构造的影响

5.7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