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肿瘤药物注射剂暴露风险与分级管控研究
【6h】

抗肿瘤药物注射剂暴露风险与分级管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1 抗肿瘤药物的暴露方式

1.2.2 抗肿瘤药物的暴露毒性

1.2.3 抗肿瘤药物注射剂的暴露环节

1.2.4 抗肿瘤药物注射剂暴露的防护措施

1.3 研究内容

1.3.1 医务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现状

1.3.2 抗肿瘤药物注射剂表面药物污染情况研究

1.3.3 抗肿瘤药物注射剂进口与国产表面污染情况对比研究

1.3.4 智能系统与人工配制抗肿瘤药物注射剂的泄露情况及对比研究

1.3.5 抗肿瘤药物暴露风险的分级管控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第二章医务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问卷调查

2.1 引言

2.2.1 资料来源

2.2.2 调查方法

2.2.3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调查结果

2.3.2 一般资料

2.3.3 工作相关资料

2.3.4 抗肿瘤药物暴露危害的认知现状

2.3.5 抗肿瘤药物的暴露情况

2.3.6 抗肿瘤药物的暴露结局

2.3.7 抗肿瘤药物的防护行为现状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抗肿瘤药物注射剂表面污染研究

3.1 引言

3.2.1 实验器材

3.2.2 实验试剂与药品

3.2.3 测定条件

3.2.4 溶液配制

3.2.5 样品取样与处理

3.2.6 统计方法

3.3 结果

3.3.1 方法学考察

3.3.2 抗肿瘤药物注射剂外表面污染情况

3.4 讨论

3.4.1 方法学评价

3.4.2 抗肿瘤药物注射剂表面的污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抗肿瘤药物注射剂不同配制方式泄露情况研究

4.1 引言

4.2 方法

4.2.1 研究地点

4.2.2 配制流程

4.2.3 样品采集

4.2.4 样品处理

4.2.5 分析方法

4.2.6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WEINAS 的污染情况

4.3.2 BSC 的污染情况

4.3.3 比较两种配制方式的泄露情况

4.3.4 废弃物传递窗口表面污染情况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抗肿瘤药物暴露风险的分级管控

5.1 引言

5.2 工程控制

5.2.1 生物安全柜

5.2.2 无菌隔离系统

5.2.3 封闭系统传输设备

5.2.4 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

5.2.5 建立静脉调配中心

5.2.6 防控措施

5.3 行政控制

5.3.1 制定标准化的安全工作规范

5.3.2 教育和培训

5.3.3 建立良好的操作环境

5.3.4 医疗监督

5.3.5 岗位调动

5.3.6 小结

5.4 个人防护设备

5.4.1 口罩

5.4.2 手套

5.4.3 医用帽

5.4.4 护目镜

5.4.5 防护服

5.4.6 面罩

5.4.7 防控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6.2.1 扩大研究样本

6.2.2 优化药品包装

6.2.3 生物样本研究

6.2.4 推广机器人智能配药系统

6.2.5 制定医务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防护指南及政策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郝梦琳;

  •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学科 药学硕士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闫峻峰;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