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
【6h】

大豆异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Abbreviation

第一部分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复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观察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三部分大豆异黄酮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1)探索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不同血糖浓度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成模率及存活率的影响.(2)探讨不同病程、不同血糖浓度对DM大鼠的心肌损伤及其机制.(3)研究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SI)对DM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SD大鼠75只,随机分出15只作为对照组(NC),其余分别腹腔注射STZ 50(A组)、55(B组)、60(C组)、65mg·kg<'-1>(D组)诱发DM模型,比较各组成模率和4周后存活率.另取大鼠90只腹腔注射STZ 55mg·kg<'-1>诱发DM模型,并按最后一次血糖浓度分为三组:16.7~21.6 mmo1·L<'-1>(E组),21.7~26.6mmo1·L<'-1>(F组),26.7 mmo1·L<'-1>以上(G组).比较各组4周后存活率.(2)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两大组:对照组(NC组)32只,实验组(DM组)32只.DM组腹腔注射STZ 55mg·kg<'-1>诱发DM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又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分别观察病程2周、4周、6周、8周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另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出8只作为对照组(NC),其余用上述方法造模,并按最后一次血糖浓度分为三组:16.7~21.6mmo1·L<'-1>(DM1组),21.7~26.6 mmo1·L<'-1>(DM2组),26.7 mmo1·L<'-1>以上(DM3组).比较各组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生化指标的变化.(3)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对照组(DC),低、中、高剂量SI治疗组(L-SI、M-SI、H-SI)、尼尔雌醇治疗组(NT).后五组应用STZ 55mg·kg<'-1>造模.第7周起,前两组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10ml·kg<'-1>·d<'-1>灌胃,L-SI、M-SI、H-SI组分别予以SI 30、60、120mg·kg<'-1>·d<'-1>灌胃,NT组予尼尔雌醇混悬液0.2mg·kg<'-1>·wk<'-1>灌胃(2次/周),其余时间同前两组灌胃.各组每天灌胃2次,体积均为10m1·kg<'-1>.第13周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心功能指标、血清和心肌组织生化指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论:(1)STZ-DM大鼠造模宜选取STZ的最佳剂量为55mg·kg<'-1>,动物血糖水平16.7~21.6 mmo1·L<'-1>.(2)DM大鼠从第4周开始出现心肌舒张受限,第6周开始出现心肌收缩障碍,心肌组织酶明显改变,随病程延长、血糖浓度升高而逐渐加重.(3)M-SI、H-SI可显著提高DM大鼠体重和左心室功能,提高心肌组织SOD、NOS、Na<'+>-K<'+>-ATPase、Ca<'2+>-ATPase活性和NO含量,降低MDA含量,减少心肌酶LDH、CK渗出,减轻DM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对DM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