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6h】

我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1 价值分析法

1.4.2 文本分析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之界定

2.1.1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2.1.2 政府信息公开

2.1.3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

2.2.1 知情权保障理论

2.2.2 危机沟通理论

2.2.3 法治理论

2.3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要素

2.3.1 信息公开的主体

2.3.2 信息公开的内容

2.3.3 信息公开的范围

2.3.4 信息公开的时限

2.3.5 信息公开的程序

2.3.6 信息公开的救济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分析

3.1.1 立法沿革

3.1.2 立法现状

3.2.1 事件预警阶段

3.2.2 事件处置阶段

3.2.3 事件善后阶段

3.3.1 立法缺乏系统性

3.3.2 立法内容存在空白

3.3.3 立法条文操作性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践运作

4.1.1 实践分析的设计

4.1.2 实践分析的实施

4.2 典型案例分析

4.2.1 案例一:Z市频发市民采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4.2.2 案例二:L市某幼儿园部分儿童突发不适案例

4.2.3 典型案例的共性问题分析

4.3 问卷调查分析

4.3.1 问卷之设计

4.3.2 问卷之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域外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评析

5.1.1 美国

5.1.2 欧盟

5.1.3 日本

5.2 域外制度的启示

5.2.1 注重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

5.2.2 强调细化立法相关规定

5.2.3 重视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

5.2.4 强化预警信息的发布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完善

6.1 立法模式分析

6.1.1 立法模式的争议

6.1.2 本文的基本观点

6.2事件预警阶段的制度完善

6.2.1 信息公开的主体

6.2.2 信息公开的内容

6.2.3 信息公开的范围

6.2.4 信息公开的时限

6.2.5 信息公开的程序

6.3 事件处置阶段的制度完善

6.3.1 信息公开的主体

6.3.2 信息公开的内容

6.3.3 信息公开的范围

6.3.4 信息公开的时限

6.3.5 信息公开的程序

6.3.6 信息公开的救济

6.4 事件善后阶段的制度完善

6.4.1 信息公开的主体

6.4.2 信息公开的内容

6.4.3 信息公开的范围

6.4.4 信息公开的时限

6.4.5 信息公开的程序

6.4.6 信息公开的救济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钟璐蔚;

  •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 学科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卫军;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营养卫生、食品卫生;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