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灌洗液肿瘤DNA含量检测的重要意义
【6h】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灌洗液肿瘤DNA含量检测的重要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例约占全部肺癌病例的80%。肺癌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即使Ⅰ、Ⅱ期NSCLC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也只有40%-70%。在被确诊的肺癌患者中,仅有约20%的患者处于疾病早期,而约80%的患者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并且常出现肿瘤早期发生微转移。肺癌的转移途径不外乎有直接侵犯、种植转移、淋巴结转移以及血行转移。微转移的部位常见肝脏、肺内转移、脑、胸膜腔、骨以及肾上腺等部位。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淋巴结、血液微转移。而胸膜腔微转移不仅仅是局部转移,更是远处转移的前奏。近20年来,国内外在肿瘤胸膜腔微转移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大都采取病理细胞学的方法,而流式细胞术是目前检测肿瘤细胞高敏感的一种技术,阳性率和特异度都很高。我们通过研究肺癌患者开胸后立即取得的胸腔灌洗液,检测胸膜腔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43例非小细胞肺癌的胸腔灌洗液和25例其他疾病患者的浆膜腔液DNA含量及构成。设定胸膜腔肿瘤细胞阳性和阴性的判定标准。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共检测4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开胸时胸腔灌洗液。异倍体细胞阳性患者19例(44.2%)。组织学类型关系为鳞癌26例13例阳性(50%);腺癌10例中3例阳性(30%);腺鳞癌5例中3例阳性(60%);大细胞2例未检出。 2.25例对照组病人3例阳性。 3.肺癌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卡方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卡方检验的阳性率差异没有相关性。 5.不同临床分期的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6.在灌洗液阳性病例中,不同临床分期的差异如下:(1).I期阳性患者中,并未发现有脏层胸膜的累及。(2).Ⅱb期4例阳性患者中3例有淋巴结转移,Ⅰ例肿块明显浸及胸膜脏层。(3).Ⅲ期中5例Ⅲa期阳性者均有淋巴结转移,而2例Ⅲb期阳性者则肿块明显外侵脏层胸膜。(4).Ⅳ期一例则为阴性。 结论: 1.肺癌患者开胸时灌洗液的肿瘤细胞DNA检测有助于判断胸膜腔有无微转移。 2.胸膜腔微转移可能是肿瘤早期的行为。 3.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无意义,可能是病例数少弓l起。 4.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结果可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