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鸡MDA5-STING-IFN-β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的发现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6h】

鸡MDA5-STING-IFN-β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的发现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RIG-I样受体介导的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1. RIG-I样受体的发现

2. RLRs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3. RLRs的配体研究

4. RLRs信号传导机制

5.STING在RIG-I信号通路的作用

6.禽类RLRs介导的信号通路研究概况

7.结语

第二章 鸡MDA5信号通路中免疫分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鸡STING诱导Ⅰ型干扰素及抗病毒作用研究

摘要

1. 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鸡MDA5-STING-IFN-β信号通路的发现

摘要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 chSTING信号传导机制初步研究

摘要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1. 主要结果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文常用缩略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天然免疫在机体抗病毒感染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宿主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e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进而通过一系列级联免疫反应,诱导干扰素(IFN)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等抗病毒分子产生,发挥抗病毒作用。RIG-I样受体(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like receptor,RLR)是一类胞质内的PRR,哺乳动物 RLR包括三个成员:RIG-I、MDA5(mammalian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5)和LGP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2),其中,RIG-I在 RNA病毒识别及抗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虽然鸭、鹅、鸽子等禽类都具有RIG-I基因,但是鸡细胞中RIG-I基因天然缺失。  STING(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是新发现的另一个重要的天然免疫枢纽分子,哺乳动物的STING通过 RIG-I识别 RNA病毒并基于RIG-I-STING-IRF3-IFN-β信号传导轴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对鸡基因组分析发现,鸡有一个疑似STING(chSTING)基因,那么chSTING能否参与RNA病毒识别和干扰素诱导?虽然哺乳动物STING并未出现在MDA5介导的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那么在RIG-I天然缺失的鸡细胞中,同为RNA模式识别受体的chMDA5是否会与chSTING建立联系、形成新的信号通路?据此,本文聚焦chSTING基因,研究其在Ⅰ型干扰素诱导及抗RNA病毒中的作用,揭示其发挥功能的分子基础,探究其不同于哺乳动物的Ⅰ型干扰素天然免疫通路及信号传导机制。  本文首先克隆了可能涉及 chMDA5通路的免疫分子 chMDA5、chMAVS和chIRF7,通过基因过表达和 RNA干扰介导的基因下调实验,发现 chMDA5、chMAVS和 chIRF7均为干扰素诱导相关基因,其在鸡细胞的干扰素诱导和抗H9N2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系统研究chMDA5介导的信号通路及揭示其与chSTNG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为了确定chSTING在RIG-I缺失的鸡细胞中的功能,本文克隆了chSTING基因,序列分析发现chSTING与人STING各功能域相似度低,同源性仅为43.3%。组织分布分析发现 chSTING在鸡所有组织器官中均能表达,但在免疫器官中分布最丰富。亚细胞定位显示 chSTING在内质网和线粒体上均有定位,但其在内质网上定位更占优势。通过基因过表达和RNA干扰实验发现,chSTING能够强烈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同时,抗病毒研究发现chSTING在抗RNA和DNA病毒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表明鸡具有STING基因,并且chSTING参与了Ⅰ型干扰素诱导及抗病毒免疫。  为了揭示chSTING介导信号传导的分子基础,通过功能域删除和定点突变,进一步研究了chSTING的活性功能域和关键氨基酸位点。功能域删除研究发现,chSTING的4个跨膜区(transmembrane domain,TM)对其功能的发挥十分重要,每个跨膜区的删除都显著降低了 chSTING的干扰素诱导作用,且其 C端的28个氨基酸的删除可导致chSTING功能完全丧失,提示该区域包含chSTING发挥功能至关重要的功能域或氨基酸位点。定点突变研究结果表明,chSTING的信号传导可能涉及蛋白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等调控机制,并发现chSTING的S366位点对其功能极其重要,S366A突变可导致chSTING功能完全丧失。  虽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STING只参与了RIG-I通路而未出现在MDA5通路中,但是,由于鸡RIG-I天然缺失且本研究发现chSTING具有抗RNA病毒的作用,因此推测chSTING可能与鸡最重要RNA模式识别受体chMDA5具有密切联系。通过研究发现,RNA干扰介导chSTNG表达下调可显著抑制poly(I:C)和chMDA5过表达对IFN-β的激活,提示chSTING可能参与到chMDA5信号通路中。同时,免疫共沉淀(Co-IP)结果显示,chSTING能够与chMDA5发生相互作用,并且chMAVS的存在能够增强chMDA5和chSTING的相互作用,表明chSTING能够参与到chMDA5介导的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进一步研究发现,chMDA5的CARD区、CARD+DEXD区、chMDA5全长均能与chSTING发生互作并激活 IFN-β通路,缺失了 CARD区的chMDA5虽然能够与 chSTING发生互作,但不能激活 IFN-β通路。表明 chSTING通过与 chMDA5的CARD区互作参与到了chMDA5通路中并激活IFN-β。  哺乳动物STING通过IRF3激活IFN-β,然而鸡IRF3也天然缺失,为了确定chSTING激活IFN-β所依赖的转录因子,通过软件分析发现鸡IFN-β启动子上有3个IRF顺式作用元件。通过chSTING过表达、chIRF7过表达、chSTNG下调表达对 IRF顺式作用元件报告基因和 IFN-β启动子的激活情况研究,确定chSTING通过chIRF7激活IFN-β。  为了确定chSTING在chMDA5介导的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具体位置,本文进一步通过多基因过表达和RNA干扰矩阵实验,并结合蛋白互作结果,确定了一条由chMDA5介导、以chSTING为核心的chMDA5-chMAVS-chSTING-chIRF7-IFN-βⅠ型干扰素信号传导轴。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在RIG-I和 IRF3基因天然缺失的鸡细胞中发现了一条不同于哺乳动物的chMDA5-chMAVS-chSTING-chIRF7-IFN-β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在这条通路中,chSTING通过chMAVS接收chMDA5传递的病原识别信号,进而通过下游的chIRF7激活IFN-β,发挥抗病毒作用。该通路的发现不仅更新了MDA5不能通过STING诱导干扰素的传统理论,更为深入揭示鸡的天然免疫机制、开展抗病毒应用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