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研究
【6h】

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1.2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国内外维吾尔族民居研究状况

1.4课题的研究内容界定及研究框架

1.5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形成背景

2.1 吐鲁番的自然环境

2.2吐鲁番的历史人文环境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

3.1吐鲁番地区传统村落的形成和布局

3.2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

3.3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主体生活单元平面布局形式及构成

3.4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构造类型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分析与解读

4.1 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单体空间形态的解读

4.2建筑材料与营建技术

4.3建筑装饰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发展缓慢的现状

5.2卫生条件亟待改善

5.3村落中基础设施的缺失

5.4村落中公共场所空间减少

5.5某些新建村落规划结构单一,原有空间肌理难寻

5.6民居的特色正在减失,传统民居文化难续

第六章吐鲁番地区当代民居空间规划设计创新实践

6.1吐鲁番地区当代民居空间形态规划设计原则

6.2当代民居空间形态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注释

图表来源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吐鲁番地区是新疆境内南北交通和东西交通的交汇点,从古至今都是新疆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带。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与内地民居相比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它们凝聚着吐鲁番地区当地居民传统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不仅反映出吐鲁番地区的建筑艺术和营造技术的水平,而且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生活习俗和文化渊源。吐鲁番地区的传统民居作为当地居民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典型范例,对吐鲁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传统民居的研究总体来说仍然较少,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吐鲁番地区这些“文化传承的载体”大多己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有加速消失的趋势。因此,对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研究,是保护城镇地域特色的要求,也是延续地区历史文脉、增强居民对生活城镇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要求。  论文以吐鲁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为背景,分别从整体、群体、单体、细部四个层面入手,对吐鲁番地区的传统民居进行了全面、系统、详实的分析研究,同时着力把握这四个层面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论文首先通过对当地传统民居资料进行了收集、记录和整理,接着通过对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历史人文环境状况的调查,探讨当地传统民居空间形态和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环境的互动关系。接着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从整体的层面分析了传统村落形成与布局,从群体的层面分析了传统院落布局、主体生活单元的平面布局形式和构成、传统民居构造类型,从单体层面解读了传统民居单体空间形态,总结了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重要特征及其构成规律。从细部的层面分析了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与营建技术和建筑装饰。论文接着着重分析了吐鲁番地区当代民居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吐鲁番地区民居空间营造与发展的原则和对策,即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传承历史文化,体现地方特色;保护与发展并行;结合城市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城镇化。论文最后通过当代民居空间规划设计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当地民居空间形态应如何延续传统文脉。笔者希望借助此探寻引起生活在此环境中的吐鲁番地区的当地居民对其自身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关注与认知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审视与反省,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