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6h】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FISH技术在血尿患者膀胱移行细胞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从尿液脱落细胞中早期诊断膀胱癌提供新的途径。
   方法:
   (1) 选择20例健康正常人通过FISH技术检测9号染色体P16位点、3号染色体、7号染色体及17号染色体变异情况,建立阈值。
   (2)100例血尿患者留取晨尿,分别进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FISH技术检查。统计学分析FISH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探讨FISH技术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摸索国产FISH探针的适用条件,总结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建立FISH检测尿液脱落细胞的方法学平台,建立标准检测方法。
   结果:
   (1)对20例正常人统计分析异常信号点的细胞数目比例,建立阈值,每张玻片至少计数100个细胞。阈值=异常信号点细胞数目平均值加上3倍的标准差。探针检测P16基因完全缺失阈值为3.9%,部分缺失为5.4%,扩增为3.2%;3号染色体缺失阈值为4.0%,扩增为3.5%;7号染色体缺失阈值为4.0%,扩增为2.8%;17号染色体缺失为5.8%,扩增为3.4%。以至少两种探针检测结果超过阈值或一种探针检测结果至少存在两种异常为诊断阳性。
   (2)100例血尿患者经病理证实,78例为膀胱肿瘤,2例膀胱肿瘤可疑,其余20例均为非膀胱肿瘤。4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中FISH技术检测阳性者44例,尿液脱落细胞学检出者22例。20例低度恶性潜能的尿路上皮乳头状肿瘤患者中FISH检测为阳性结果者8例,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 FISH检测阳性者4例,1例膀胱肿瘤可疑者FISH检测阳性。非膀胱移行细胞癌病人,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均为阴性。FISH技术在血尿患者膀胱移行细胞癌筛查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6%和75.5%,假阴性率即漏诊率6.4%,假阳性率即误诊率为24.5%;尿脱落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6.8%和100%。
   (3) FISH探针仍存在改进之处,细胞初期的杂质处理需加大胶原酶B的用量或延长时间;胃蛋白酶的用量及作用时间需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对于探针变性温度,可适当提高3~5℃,结果满意。
   结论:
   (1)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无创快速且检出率高,在膀胱肿瘤早期诊断中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
   (2)FISH技术检测有较高的灵敏性,尿脱落细胞学检测阳性者FISH技术全部检测阳性;其特异性低于尿脱落细胞学,与阈值建立较低可能有关,亦不能排除FISH方法可先于膀胱镜病理检查确诊疾病的可能。
   (3)因实验技术的繁琐及阈值建立缺乏统一的标准,FISH方法是否可以取代膀胱镜检查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仍需要控制实验室条件,不断提高国产荧光原位杂交探针检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为将来临床开展做好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