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烧伤病区葡萄球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相关性调查及部分耐药基因的检测
【6h】

烧伤病区葡萄球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相关性调查及部分耐药基因的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烧伤病区葡萄球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相关性调查

1 前言

2 临床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药敏实验细菌培养和鉴定

2.3 统计数据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 果

3.1 病例资料

3.2 临床标本分布

3.3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与溶血葡萄球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4 讨 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与部分耐药基因的检测

1 前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葡萄球菌MIC值

3.2 D实验

3.3 溶血葡萄球菌中MRSH菌株的检出情况

3.4 PCR基因产物

3.5 基因测序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病区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调查不同种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与病原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关系,并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
  方法:
  1调查研究2001~2008年住院患者中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以及通过计算各类抗菌药物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累积每日约定计量(defineddailydoses,DDD),对2005~2008年本院烧伤病区9类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变化与萄萄球菌耐药率变化作相关分析。
  2收集、鉴定部分葡萄球菌株,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及纸片扩散法测定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MIC值,标准敏感菌株ATCC25923作为质控菌株;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葡萄球菌,参照CLSI2008标准用以筛选其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株,诱导型耐药株用D试验检测,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耐药基因进行研究。
  结果:
  120株葡萄球菌的标本来源,创面占58.3%,血液占20%,侵袭性导管占11.7%。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与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均达75%以上,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55%以下。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中,头孢菌素用量最大。同时,青霉素类DDDs变化与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变化呈正相关,且三代头孢菌素和酶复合物抑制剂DDDs变化与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变化均呈正相关。
  MIC测定结果显示,12株耐药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有3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菌耐药,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葡菌5株,D试验阳性3株。PCR结果显示扩增出2株ermC基因,未扩增出ermA、ermB基因;3株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株中,PCR检测出含mecA基因2株。
  结论:
  1葡萄球菌对大多数药物呈现严重的耐药性。
  2在头孢菌素类和含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压力下葡萄球菌耐药率增加。
  3erm基因介导的甲基化酶对核糖体靶点的修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