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功能MRI的多参数分析及乳腺癌MRI功能成像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6h】

乳腺功能MRI的多参数分析及乳腺癌MRI功能成像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乳腺功能MRI的多参数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扫描方法

1.3 MRI图像测量及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2.2 良恶性病变的DWI及DCE-MRI

3 讨论

3.1 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基本原理

3.2 影响DWI的主要因素

3.3 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作用

3.4 动态成像的原理

3.6 ROC曲线对各参数诊断效能的判定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乳腺癌MRI功能成像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扫描方法

1.3 MRI图像测量及分析

1.4 免疫组化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2.2 免疫组化结果

2.3 DCE-MRI与预后因子的相互关系

2.4 DWI与预后因子的相互关系

3 讨论

3.1乳腺癌ER、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2 乳腺癌HER-2的表达与临床

3.3 乳腺癌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3.4 乳腺癌DCE-MRI参数与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关系

3.5 弥散成像参数与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关系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本文从乳腺功能MRI的多参数分析和乳腺癌磁共振功能成像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两部分进行了介绍。
  第一部分乳腺功能MRI的多参数分析
  研究背景及目的:磁共振检查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在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MRI)扫描技术更具价值,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比较各参数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疾病,其中良性病变22个,恶性病变26个;均行常规MRI、DWI及DCE-MRI检查,观察病灶MRI表现,测定病灶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最大增强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最大信号强度(SImax)及达峰时间(Tpeak),并与正常组织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相对最大上升斜率(rMSI)、相对信号增强率(rSER)及最大信号强度差值(SI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用t检验。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以P<0.05判定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诊断阈值。
  结果:良性、恶性病灶的ADC值分别为(1.54±0.35)、(0.97±0.19)×10-3 mm2/sec,rADC值分别为(0.82±0.19)、(0.51±0.08)×10-3 mm2/sec,MSI值分别为(929.91±467.6)、(1487.47±336.25),rMSI值分别为(6.79±2.47)、(10.22±2.55),SER值分别为(42.24±28.69)、(100.52±20.09),rSER值分别为(3.17±2.19)、(5.95±3.17),SIm值分别为(2557.47±542.40)、(2472.65±346.21),SId值分别为(1890.23±489.70)、(1770.03±303.60),Tp值分别为(503.63±165.05)、(214.73±85.36)。其中ADC、rADC、MSI、rMSI、SER、rSER及Tp值良恶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m及SId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以以上参数为诊断标准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ADC值的曲线面积约0.944,rADC值的曲线面积约0.974,MSI的曲线面积约0.187,rMSI的曲线面积约0.123,SER的曲线面积约0.083,rSER的曲线面积约0.202,SIm的曲线面积约0.565,SId的曲线面积约0.589,Tp的曲线面积约0.900。其中ADC值、rADC值及Tpeak值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大于0.900)。ADC值、rADC值及Tpeak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阈值分别为1.17×10-3mm2/s、0.67、395s,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5%、91.7%)、(95.2%、100.0%)、(86.4%、96.2%)。
  结论:
  1.DWI及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2.ADC值、rADC值及Tp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3.MSI、rMSI、SER及rSER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的诊断中有一定意义,但诊断效能较差。
  第二部分乳腺癌磁共振功能成像参数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目的:分析乳腺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成像各参数与分子生物学标记物ER、PR、HER-2及Ki-67i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在活体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乳腺癌患者20例,均行DWI及DCE-MRI检查,观察病灶MRI表现,测定病灶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最大上升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及达峰时间(Tpeak),并与正常组织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相对最大上升斜率(rMSI)及相对信号增强率(rSER)。术后记录癌细胞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并血流动力学参数、ADC值及rADC值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MSI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3,P=0.042),与其他因子无相关性,rMSI与HE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9,P=0.008),SER与Ki-67及HER-2呈正相关r=0.636,P=0.008、r=0.640,P=0.041),rSER与各预后因子均无相关性。Tp与Ki-67呈负相关(r=-0.557、P=0.025),与其他因子无明显相关性。比较各免疫因子表达阴性、阳性组的各DWI参数的均数,Ki-67表达阴性组的rMSI值为(9.33±1.58),表达阳性组的rMSI值为(11.98±2.75),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48)。HER-2表达阴性、阳性组的rMSI值分别为(8.94±1.13、10.90±2.52),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32)。HER-2表达阴性、阳性组的SER值分别为(84.11±21.70、107.37±17.64),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21)。HER-2表达阴性、阳性组的 Tp值分别为(284.83±97.02、185.07±63.10),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3)。其余各动态增强参数与预后因子表达阴性和阳性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ADC值及rADC值与四个预后因子均无明显相关性。比较各免疫因子表达阴性和阳性组间的DWI参数的均数,ADC值及rADC值在各预后因子表达阴性和阳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1.DCE-MRI参数(rMSI及SER)与Ki-67与HER-2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而Tpeak值与Ki-67与HER-2呈负相关,说明了DCE-MRI可以对乳腺癌预后进行评价。
  2.ADC值及RDAC值与各预后因子均无相关性。
  3.ER及PR的表达与DCE-MRI及DWI各参数无显著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