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毒副作用的深化研究
【6h】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毒副作用的深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4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临床特征:

3.2 随访情况:

3.3 GIST患者毒副作用:

3.4 毒副作用的影响因素 :

3.5 毒副作用累计发生率-时间曲线:

3.6 疗效评价

4 讨论

4.1 待解决的问题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格列卫)治疗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但其毒副作用主要见于上市前的临床研究。此外,该药副作用的影响因素、持续时间和处理在文献中很少有报告,国内更是缺少大样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的观察仍有必要。目的:进一步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毒副作用,并探讨毒副作用的影响因素、持续时间,与文献报道的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毒副作用比较,明确同一药物治疗不同疾病毒副反应的异同。方法:入组128例患者均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剂量400mg/天,病情进展患者部分加量至600mg/天,其余患者以其他方法继续治疗。制定自我观察日记,事先由经治医生给予必要的辅导,内容包括服药后出现的不适反应及出现的时间。服药前及服药后每3个月一次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血压、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如发现异常,酌情每周或每月一次复查,直至结果稳定。自服药起按照NCI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3.0评定毒副作用发生,直至患者死亡或随访结束。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8例患者中104例患者是转移或(和)复发治疗,术后辅助治疗24例。全组患者随访时间7~7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112例随访超过1年。甲磺酸伊马替尼毒副作用多发生于治疗的最初1年内,长期服药大多患者毒副作用生率及严重程度增加不显著。常见毒副作用多为Ⅰ~Ⅱ级,高剂量组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加。新观察到的毒副作用有:记忆力下降、语言迟缓、阴囊水肿、指甲凸凹不平、皮下瘀斑、肾病综合症样表现;未见消化道大出血及肿瘤溶解综合症(Tumour Lysis Syndrome,TLS)的发生。原发部位、剂量水平、有无肝转移对毒副作用的发生无影响(P>0.05),性别和年龄一定程度上影响毒副作用的发生:女性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高(P<0.05),老年患者疲乏发生率高(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毒副作用通常轻微,常见毒副作用多为Ⅰ~Ⅱ级,长期服药大多患者毒副作用生率及严重程度增加不显著;原发部位、剂量水平、有无肝转移对毒副作用的发生无影响,性别和年龄一定程度上影响毒副作用的发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GIST和CML毒副作用不尽相同,血液学毒性差异显著;说明书和文献未提及的毒副作用尤其值得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