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0-2011年安医一附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监测分析
【6h】

2010-2011年安医一附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监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入选标准

2.2实验方法

3.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各种病原体的检测情况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2010年-2011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体构成及病原体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分布特点,为本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例262例,采集患者清晨第一口深部咳出的痰液,送检痰液细菌分离培养、真菌培养;高热患者送检血培养;采集患者血液,提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非典型病原菌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IgM抗体;同时采集患者的咽拭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如流感A病毒、流感B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及非典型病原菌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
  结果:
  在本研究的262例患者中,中老年患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有咳痰症状的192例患者均要求送检痰培养,痰培养阳性有82例,检出率为42.71%(G-杆菌占51.22%、G+球菌占25.61%,其中MRSA(+)1株、真菌占23.17%);血培养共送检33例,阳性2例,检出率为6.06%。262例患者均使用血清学ELISA方法及PCR方法对非典型病原体及呼吸道常见病毒进行检测。ELISA法共检测出病原菌35例,其中非典型病原体15例,呼吸道病毒20例;PCR方法共检测病原菌43例,其中非典型病原体21例,呼吸道病毒22例。在非典型病原菌中最常见的是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以流感病毒最常见;ELISA方法和PCR方法在检测非典型病原体和病毒上有一定差异性,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呼吸道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秋、冬两季检出率较高。二重感染共9例,占总数的3.44%,没有发现三重感染。
  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细菌学上存在着其固有特征,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因此,需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抗生素选择及预后评估上有充分的认识。近一年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除了细菌感染以外,仍存在有非典型病原体、病毒及混合感染,且不同年龄病原体分布不同,需提高对非典型病原体、呼吸道病毒及混合感染的认识。虽然有许多病原学检测方法,仍有部分CAP患者找不到病原体,有鉴于此,如何改进标本取材方式和检测方法确定病原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 作者

    沈晔婧;

  •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呼吸)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爱晖;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63.102;
  •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原体; 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