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西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6h】

江西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大地构造位置

2.2区域地层

2.3区域岩浆岩

2.4区域构造

2.5区域矿产

3 矿床地质特征

3.1矿区地层

3.2矿区岩浆岩

3.3矿区构造

3.4矿体特征

3.5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4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样品的分析测试

4.2主量元素

4.3微量元素

4.4稀土元素

4.5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

5 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1样品及分析测试

5.2 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4 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5讨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江西省修水县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位于华南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九岭成矿亚带的西南段,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中型铜多金属矿床。相比邻区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聚区,该区工作程度低,加强区内基础地质研究,有助于加快取得矿床深部找矿勘查突破。本文以莲花芯铜(钼)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剖面测量、地质填图与钻孔岩芯编录等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采集代表性的岩石样品,通过详实的岩石学、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研究,为隐伏矿体的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岩石主量元素分析表明, AI2O3、CaO、TFe、MgO、TiO2五个氧化物与SiO2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K2O与SiO2含量呈正相关关系,Na2O与SiO2无明显线性关系。MnO和P2O5含量较低,与SiO2含量也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5个氧化物数据投影点汇聚在70%左右处。随着岩浆的演化,岩体自中性→酸性,钠含量趋向恒定,即岩浆源区内Na的一致性,其在演化过程中不受部分熔融及结晶分异的影响,Na2O(2.51~3.18%)含量稳定,是其岩浆的重要特点。研究区内的围岩样品为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类,主要特点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  根据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元素都表现出高场强元素(HFSE,如Nb,Zr、Hf、Ta)亏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LILE,如Cs、Rb、Ba、K)的特点。Th/U比值范围为0.4~4.2,变化较大;Nb/Ta比值为5.98~9.96,均值为8.55;Zr/Hf比值23.04~33.33,平均27.88,与原始地幔(17.8与37)和地壳的相应值(11和33) 不相同。因此,该矿床成矿物质很有可能来自后期的热液活动形成的成矿热液,矿床产生于板块汇聚边缘的俯冲碰撞构造环境。  根据稀土元素分析,围岩样品中稀土元素Ce异常均不明显,δCe值为0.93~0.99,均值为0.97;La/Sm为2.99~5.07,均值4.32,表明围岩中轻稀土(LREE)分馏程度较好富集度高,说明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混浆作用。矿石中Ce异常也不明显,δCe为0.92~1.04,均值为1.02;La/Sm为1.23~2.83,均值为1.99,说明矿石中轻稀土分馏程度较低;Gd/Yb 为 1.16~2.39,均值为 1.7,说明重稀土元素(HREE)几乎不分馏。石英脉的Ce异常不明显,δCe值为0.85~1.05,平均为 0.96; La/Sm 为 2.47~6.06,均值为 3.91,石英脉中轻稀土弱富集、分馏程度中等;Gd/Yb为0.34~3.44,均值为1.73,表明重稀土元素几乎不分馏;石英脉的形成具有多期性,且与矿石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  根据元素迁移分析,K、Na的带入带出,与金属矿物Cu、Mo、Pb的矿化作用有关,K、Ca的带入带出,与含钾高岭土化、和中低温的碳酸盐化有关,可能与Cu、Pb、U的富集作用有关。微量元素特征上,Zr、Hf、Be高场强元素处于增加的变化趋势中,而大离子亲石元素Li、Sc等则处于降低的趋势,Sr、Nb、Ta早期降低,晚期富集。稀土元素特征上,第一对岩石中,重稀土富集,轻稀土产生亏损,后两对则相反。从蚀变岩到围岩,成矿元素的含量逐步降低,成矿元素的富集与热液蚀变有紧密联系。  结合Sr-Nd-Pb同位素分析可知,岩石中的 143Nd/144Nd与 87Sr/ 86Sr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呈明显的负相关,即随着 143Nd/144Nd(或?Nd值)升高,87Sr/86Sr (或?Sr值)降低,二者相关系数为-0.07082,二者的相关在临界值以内,呈显著负相关,它们之间是彼消此长的关系。成矿物质来源较为复杂,既有上地壳来源铅,也有地壳幔源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具有造山带岩浆作用的特征,即壳幔混合来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