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抑郁症情绪记忆性别差异fMRI研究
【6h】

抑郁症情绪记忆性别差异fMRI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被试

2.1.1 抑郁组

2.1.2 正常对照组

2.2 行为学任务设计

2.3 MRI扫描参数

2.4 行为学数据分析

2.5 MRI功能数据分析

3 结果

3.1行为学结果

3.1.1 抑郁组和正常组性别间的两种材料的平均反应正确率分析

3.1.2 抑郁组与对照组情绪增强效应分析

3.2 任务态功能磁共振(fMRI)bold图片分析结果

3.2.1 抑郁症男、女瞬时增强效应激活脑区

3.2.2 抑郁症男、女持续增强效应激活脑区

3.2.3 正常对照组男、女瞬时增强效应激活脑区

3.2.4 正常对照组男、女持续增强效应激活脑区

3.2.5 瞬时增强效应抑郁症男女较正常对照组同性别间局部激活脑区

3.2.6 持续增强效应抑郁症男女较正常对照组同性别间局部激活脑区

3.2.7 组间及性别间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4 讨论

4.1 情绪记忆行为学结果分析

4.2抑郁症性别差异fMRI结果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抑郁症(MDD)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综合症。抑郁症发病率及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男女之比约为1:2。抑郁症性别差异的认知神经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神经学和脑科学研究热点之一。正常人性别差异的脑区结构和功能已被诸多研究证实,用功能磁共振研究发现情绪记忆相关的杏仁核激活存在性别差异,这种性别差异与抑郁症患者性别差异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外有少数关于抑郁症患者脑结构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性别差异的研究报导,但很少有运用任务态功能磁共振脑成像研究抑郁症情绪记忆加工性别差异的报道。本研究运用组块-事件相关混合设计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单相抑郁症患者情绪记忆相关脑机制,并结合认知行为学检测,进一步探讨抑郁症情绪记忆相关性别差异的认知神经机制。
  材料和方法:抑郁症39名,其中男16名(平均38.4±2.57岁),女23名(平均37.2±2.32岁)。正常对照组44名,其中男23名(平均年龄22.43±0.31岁),女21名(平均年龄21.85±0.34岁)。实验材料包括120幅彩色情景图片,实验包括编码和立即提取两个阶段,编码阶段采用组块/事件相关混合设计方法。用3.0TMRI扫描并采集任务态功能数据,记录行为学成绩。利用MATLAB7.12、SPM、MRIcro和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别对fMRI数据及行为学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抑郁组男女对恐惧图片的平均反应正确率无显著性差异;女性对中性图片平均反应正确率明显低于男性(P<0.05)。正常组对两种图片(恐惧或中性)的平均反应正确率没有性别的显著性差异。
  (2)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①抑郁症女性以瞬时效应为主,较男性主要激活脑区有:左侧额下回三角部、距状回、枕中回、右侧角回、尾状核、颞上回、枕中回及扣带回后部;男性以持续效应为主,较女性主要激活脑区有:双侧额下回岛盖,左侧内侧额上回、尾状核、岛回,右侧颞中回及内侧和旁扣带回。②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女性较男性瞬时效应显著增强脑区包括枕顶部皮层;男性较女性持续效应显著增强脑区包括额叶、扣带回及岛盖部。
  结论:
  (1)抑郁症患者记忆认知功能下降,情绪记忆增强效应仍保持。女性对中性事件记忆力显著下降,情绪记忆增强效应有所增加,而男性较正常人有所减弱。
  (2)抑郁症情绪记忆相关脑区激活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瞬时效应相对增强,主要涉及枕顶部皮层;男性持续效应相对增强,主要涉及额叶、扣带回及岛盖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