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TOPSIS模型的江西城市生态建设评价研究
【6h】

基于TOPSIS模型的江西城市生态建设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选题依据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1.4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4.1研究的目的

1.4.2研究内容

1.4.3研究路线图

1.5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本文的创新点

1.5.2不足之处

2区域生态建设评价的理论基础

2.1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

2.1.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2.1.3区域经济可持续运行的机理

2.2生态系统与城市经济系统理论

2.2.1生态系统

2.2.2城市经济系统

2.3评价方法的综合概述

2.3.1专家评判法

2.3.2主成分分析法

2.3.3层次分析法

2.3.4TOPSIS法

3江西省城市生态建设评价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

3.1江西省城市生态建设概况

3.1.1研究区域概况

3.1.2江西省城市生态建设的必要性、优越性和代表性

3.2江西省城市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3.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和原则

3.2.2江西省城市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初选

3.2.3江西省城市生态建设评价指标筛选

3.2.4江西省城市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 TOPSIS模型在江西省城市生态建设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4.1对指标进行正向规范化处理

4.1.1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4.1.2指标权重的确定

4.1.3评价模型的确定

4.2数据处理及评价结果分析

4.2.1江西省各城市2011年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及数据来源

4.2.2指标无量纲处理及正向规范化处理后的结果

4.2.3运用变异系数法求得各指标权重

4.2.4江西省城市生态综合发展指数

4.2.5生态综合发展指数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4.3江西省城市生态建设评价结果分析

4.3.1城市生态建设综合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

4.3.2评价结果中的问题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5.2.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5.2.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

5.2.3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5.2.4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实力

5.2.5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5.2.6完善社会机制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城镇化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而资源的短缺匮乏,经济的粗放增长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都成了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也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逐渐转变为追求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针对这一现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也将江西省列作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如何协调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的关系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所以,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江西省城市生态建设概况的评价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本文采用TOPSIS模型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生态建设概况进行评价研究,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集聚效应。因此,可以把城市看成是一个“以环境为框架、以经济为动力、以生态为纲领”的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发展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的等方面对城市生态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与薄弱环节,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与保障。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经济发展质量、资源节约利用水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机制建设4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对城市生态综合发展指数和城际差异评价分析,本文实证的最后一部分采取计量经济模型对生态建设评价过程中几个关键性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结果表明,11个地级市的生态综合发展指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呈同向变化,资源的节约利用水平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从空间分布的规律看,抚州、鹰潭赣东地区的整体生态建设相对较好,宜春、萍乡等赣西地区正处于经济的发展攻坚期,因此,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应该因地制宜的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实力和社会文化等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