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雌孕激素序贯性干预治疗对雷公藤多苷卵巢功能损害的保护
【6h】

雌孕激素序贯性干预治疗对雷公藤多苷卵巢功能损害的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实验材料

2.2 动物分组及处理

2.3 性激素的测定:

2.4 子宫及卵巢指数测定及收集卵巢颗粒细胞

2.6 实验数据的处理

2.7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各组大鼠生殖器官指数的改变

3.2 对各组小鼠血清E2、FSH、LH的影响

3.3 TWP和HPT联合用药对小鼠卵巢mRNA的影响

4.讨论

4.1 雷公藤多苷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

4.2 雷公藤多苷的毒副作用

4.3 雷公藤多苷对雌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4.4 雷公藤多苷致雌性生殖系统损害的解毒方法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雷公藤制剂是从中草药卫矛科雷公藤本植物的根茎中提取出的,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及抗肿瘤等活性的药物。雷公藤多苷片(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ium)是其中一种药物活性成分纯,毒副作用较小的一种剂型,广泛应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风湿性疾病、肿瘤及器官移植等。雷公藤制剂的活性成分同时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会产生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髓造血系统及皮肤系统的广泛多器官损害,对生殖系统的损伤尤为突出,可引起女性患者月经紊乱,甚至继发性卵巢早衰(POF)。如何在充分发挥雷公藤多苷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副作用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更多学者发现,伍用雌孕激素序贯性替代治疗(HPT)能够改善雷公藤多苷所致雌性生殖功能减退,保护卵巢功能,维持血清中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正常水平,有助于控制一系列围绝经综合征临床症状,如潮热、易怒、排尿困难及阴道干涩等,减少雷公藤多苷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毒副作用。
  为对雷公藤制剂造成的雌性生殖系统影响有进一步了解,本实验用雷公藤多苷片(20mg·kg-1·d-1)灌胃造成雌性小鼠继发性卵巢早衰模型,通过检测雌性小鼠性激素、卵巢指数及卵巢颗粒细胞FOXL2mRNA转录水平来探讨临床剂量雷公藤多苷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损害机理,同时设立伍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组,与雷公藤多苷组对比,了解该疗法对TWP所致雌性生殖系统损害的疗效及保护机制。卵巢颗粒细胞FOXL2(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2)基因大部分在中小卵泡的未分化颗粒细胞上表达,通过抑制卵巢颗粒细胞StAR基因转录、蛋白表达阻抑卵泡池耗竭,能够较为精准的映卵巢功能的储备功能。目前国内外暂无就此基因探讨雷公藤多苷对雌性生育系统损害机制的报道,本实验首次率先在国内摸索、探讨该基因在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上的表达及在TWP所致卵巢继发性功能早衰的转录水平的改变,从而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指导临床用药。
  目的:通过观察雌孕激素序贯性干预疗法,从FOXL2基因转录水平及性激素水平变化的角度,探讨雷公藤多苷所致雌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损害机制以及该疗法对生殖系统的防治机理。
  方法:
  (1)分组:取3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设为Control组,TWP组,TWP+HPT组。
  (2)用药情况:Control组:每天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TWP组:TWP20mg·kg-1·d-1,TWP+HPT组:TWP20mg·kg-1·d-1+HPT(戊酸雌二醇0.2mg·kg-1·d-1,4天后加用醋酸甲羟孕酮片1.5mg·kg-1一次,4天为一个疗程,停用两种药物1天后重复下一疗程),12周,共17个疗程。
  (3)促排卵:17个疗程后,三组均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U,48h后腹腔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U,16-18h后处死,取卵巢称重及颗粒细胞的收集,采用眼球摘除取血法留取血清待检。
  (4)指标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中FOXL2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Control组及TWP+HPT组相比,TWP组小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升高,雌激素(E2)的分泌明显下降,卵巢指数下降(P<0.01),卵巢颗粒细胞FOXL2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上各项,TWP+HPT组与Control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致雌性小鼠生殖系统损害,雌孕激素序贯性干预治疗可以对卵巢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表现为升高血清雌激素,降低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该疗法能够上调卵巢颗粒细胞FOXL2mRNA的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