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职业发展的小组工作研究——以S省F企业为例
【6h】

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职业发展的小组工作研究——以S省F企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1.3.1 理论基础

1.3.2 现实依据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内文献综述

1.4.2 国外文献综述

1.4.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职业岗位现状和发展要求

2.1 社会工作调查背景介绍

2.2 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职业发展基本现状

2.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2.2 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问题现状

2.2.3 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职业发展期望与要求

第三章 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职业发展的小组工作介入

3.1 小组工作设计

3.1.1 小组目标

3.1.2 小组特征

3.1.3 组员招募与海选

3.1.4 小组工作活动计划

3.2 小组成员情况具体介绍

3.3 小组活动实施

3.3.1 第一次活动 初次建立小组,进行自我探索

3.3.2 第二次活动 培养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自我

3.3.3 第三次活动 减压放松,直面职场

3.3.4 第四次活动 积极参与自我能力提升平台

3.3.5 第五次活动 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3.3.6 第六次活动 总结与结案

第四章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与跟进

4.1 活动总体评估

4.2 活动效果评估

4.2.1 组员自身能力提升方面

4.2.2 组员压力疏导方面

4.2.3 组员职业目标确定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

4.3 研究对象跟进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5.1 总结

5.2 专业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是全世界劳动力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员工所面临的职业发展问题甚是突出,而数量庞大的劳动力不仅学历偏低,而且多为青年员工。2010年某企业发生了的“十三连跳”悲惨事件,后来全国各地企业也出现过类似恶性事件,这一定程度上可以映射出中国当前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在工作中不满足于现状,对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认识不足,面对的过高的工作和家庭压力,逐渐失去工作生活信心,由此产生认知、情绪、心理、行为出现异常和极端反应。  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多以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该如何激励员工,或者提供更多晋升空间与机会,完善行为激励体系和福利薪酬制度,进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制造更多社会价值。当然这些辅助措施确实可以为员工提供更丰富的待遇,也会起到提高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的作用,可是对于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来说,关键问题在于他们自身能力不足,没有更高的发展积极性,虽然对自己职业生涯期望很高,自我效能感偏高,可是缺乏学习提升的动力与兴趣,难以胜任更多有挑战性的工作与任务,本次研究作者从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角度出发,从微观角度研究如何从本质上纠正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自我认知偏差,提高学习兴趣和自我提升欲望,为自身积攒更多实力,才能在可能出现的机遇中出现自我大幅度发展的可能,及时进行压力疏导,调整自身精神状态,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工作态度。  本次研究作者扎根于S省F企业,F企业为全国知名制造企业,与F企业低学历青年员工深入接触,收集和整理资料并加以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和小组工作研究法进行研究,并通过小组社会工作对小组成员进行介入。作者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基地,发放调查问卷,评估研究对象需求,招募和筛选成长小组成员,进行小组活动设计,制定小组活动总目标与分目标,实施小组活动,并且预估了可能面临的困难与应对办法。在为期近三个月的实习期间,作者对成长小组成员进行介入,在成长小组模式的指导下,了解成员基本情况,真实内在需要,主要采用小组活动方式与组员建立信任、接纳的专业关系,引导组员进行自我认知修正,提供压力疏导途径,帮助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同时增强组员社会支持系统,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资源。通过介入,小组成员基本完成小组工作目标,活动效果良好。  通过本次研究,证明了成长小组团体工作模式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中的巨大优势和作用。利用成长小组模式的优势,可以在推动小组成员自我完善发展的同时,促进小组整体的运行与发展,在小组工作结束后可以保持良好的小组状态,继续开展相关的小组活动,在社会工作机构的支持下,真正有效地实现小组社会工作的延续和发展。然而,虽然成长小组模式在此研究问题上有着巨大优势,但是在介入范围和效果呈现上依然存在着不足与局限性,在之后的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应该综合其他工作介入模式和方法,使效果呈现更加明确和清晰,介入范围也可以更加广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