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鸡矢藤环烯醚萜苷对大鼠尿酸性肾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6h】

鸡矢藤环烯醚萜苷对大鼠尿酸性肾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2.1 动物

2.2药品与试剂

3 实验方法

3.1 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3.2实验分组及给药

3.3 一般情况观察

3.4 血压测定

3.5 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的测定

3.6大鼠肾功能(Creatinine,Cre和Blood urea nitrogen,BUN)的测定

3.7大鼠尿液尿酸、肌酐、尿液排泄量及尿酸分级排泄的测定

3.8大鼠肾指数测定

3.9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3.10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 NOS-1(Nitric oxide synthase, Neuronal NOS)的表达

3.11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

3.12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

3.13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TGF-β1) 的表达

3.14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肾脏 TNF-α mRNA 及TGF-β1 mRNA的表达

3.15 统计学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评价及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4.2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4.3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血压的影响

4.4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血尿酸的影响

4.5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4.6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尿酸、尿肌酐、尿液容积的影响

4.7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分级排泄的影响

4.8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指数的影响

4.9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4.10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 NOS-1表达的影响

4.11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 COX-2表达的影响

4.12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 TNF-α表达的影响

4.13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 TGF-β1表达的影响

4.14 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 TNF-αmRNA、TGF-β1 mRNA 表达的影响

5讨论

5.1尿酸性肾病模型的建立

5.2 鸡矢藤环烯醚萜苷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

6. 结论

6.1 IGPS 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防治作用

6.2 IGPS 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血压的影响

6.3 IGPS 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代谢的影响

6.4 IGPS 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

6.5 IGPS 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纤维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尿酸性肾病(Uric acid nephropathy,UAN)又称痛风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生成过多或尿尿酸排泄减少致血中尿酸升高而引起的肾脏损害。本课题所用药物鸡矢藤环烯醚萜苷(Iridiod Glycosides from Paederia Scandens,IGPS)是从药用植物鸡矢藤中提取的一类有效成分,其主要活性成份为鸡矢藤苷、鸡矢藤次苷及车叶草苷。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IGPS可以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动物的血尿酸水平、改善尿酸性肾病大鼠的炎症反应。本课题进一步研究了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尿酸性肾病大鼠的制备及IGPS的防治作用
  采用灌胃给予尿酸前体物质酵母膏(15g/kg,ig,bid×42d)和腹腔注射尿酸氧化酶抑制剂氧嗪酸钾(250mg/kg,ip,qw×6w)联合应用的方法制备大鼠UAN模型。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毛色、神态、摄食量、进水量、尿量和行为活动度等一般情况;分别于造模0d、7d、14d、28d、35d和42d检测大鼠的体重变化情况;使用无创血压仪检测各组大鼠0~6周的血压变化情况;造模第8d起每天上下午灌胃造模的同时,下午各用药组分别给予IGPS(280、140、70mg/kg)及别嘌呤醇(50mg/kg)灌胃给药,每天一次,直至造模结束。造模42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酸(UA)、尿素氮(BUN)、血肌酐(Cre),收集24h尿液,计算尿酸分级排泄率;取肾脏,计算肾指数;常规HE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变化。
  结果:显示,IGPS(280、140mg/kg,ig,qd×35d)可明显改善UAN大鼠的一般症状,可增加大鼠体重,抑制血压升高,降低血尿酸含量,改善肾功能,升高尿酸分级排泄率,降低肾指数。肾脏光镜的病理结果显示,IGPS(280、140mg/kg,ig,qd×35d)可减少肾组织内尿酸盐沉积,减轻肾脏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提示IGPS对酵母膏和氧嗪酸钾所致UAN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防治作用机制
  2.1、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血压的影响
  采用无创血压仪测定大鼠0~6周的血压变化情况,每周测两次。结果显示,IGPS(280、140mg/kg,ig,qd×35d)可显著抑制UAN大鼠血压的升高。免疫组化研究也发现,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OS-1几乎未见表达,IGPS高、中剂量组NOS-1表达显著增加,表明药物可明显增强NOS-1活性,从而抑制大鼠血压的升高。提示IGPS抑制UAN大鼠血压的升高可能是它发挥对肾脏保护作用的重要原因。
  2.2、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代谢的影响
  采用磷钨酸法测定各组大鼠尿液尿酸、尿肌酐;测定各组大鼠尿液容积,并计算各组大鼠尿酸分级排泄率。结果显示,IGPS(280、140mg/kg,ig,qd×35d)可显著提高UAN大鼠尿液尿酸水平,IGPS(280mg/kg,ig,qd×35d)可显著提高UAN大鼠尿液肌酐水平和尿液容积,IGPS(280、140mg/kg,ig,qd×35d)可促进UAN大鼠的尿酸分级排泄。提示IGPS降血尿酸的作用可能与促进UAN大鼠的尿酸分级排泄有关。
  2.3、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UAN大鼠肾脏组织COX-2及TNF-α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NF-αmRNA表达。结果显示,IGPS(280、140mg/kg,ig,qd×35d)可显著降低UAN大鼠肾脏组织COX-2及TNF-α蛋白的表达,且下调TNF-αmRNA的表达。表明IGPS可有效保护炎症因子介导的肾脏损伤,这可能是它发挥对肾脏保护作用的又一重要机制。
  2.4、IGPS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纤维化的影响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GF-β1mRNA表达。结果显示,IGPS(280、140mg/kg,ig,qd×35d)可抑制UAN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1蛋白的表达,下调TGF-β1mRNA的表达。提示IGPS对UAN大鼠肾脏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结论:IGPS对酵母膏和氧嗪酸钾所致尿酸性肾病大鼠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尿酸、抑制血压的升高、促进尿酸的分级排泄、减轻肾脏组织的炎症反应及改善肾脏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