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流变学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IIGF-1、PDGF水平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6h】

血流变学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IIGF-1、PDGF水平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1前言

1.1 影响骨质愈合的因素

1.1.1全身性因素

1.1.2 医源性因素

1.1.3生物学内在因素

1.2 骨不连的治疗方法

1.2.1基本情况

1.2.2 影像学检查提示

1.2.3手术过程及术后康复情况

1.3 骨不连的预防

1.4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的血清sICAM-1、sVCAM-1比较

3.3 两组患者的血清IGF-1、PDGF比较

4 讨论

4.3.1 骨痂形成不足

4.3.2 RAP低下

4.3.3骨改建受损

4.3.4骨痂和RAP形成低下

4.3.5二次损伤现象(the second injury phenomenon)

4.3.6开关现象(an on-off phenomenon)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流变学指标及血清sVCAM-1、sICAM-1、IGF-1、PDGF水平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骨折延迟愈合(研究组)及65例骨折愈合正常(对照组)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血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PDGF水平,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骨折1周时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0.42,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t=4.15,P=0.00);两组患者骨折6、12周时的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9、53.83、10.85、25.56、7.82、19.68,P<0.05)。两组患者骨折1周时的血清sICAM-1、sVCA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0.24,P>0.05);两组患者骨折6、12周的血清sICAM-1、sVCAM-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8、81.10、11.58、8.81,P=0.00)。两组患者骨折1周时的血清IGF-1和PD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0.28,P>0.05);两组患者骨折6、12周的血清IGF-1和PD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8、13.49、31.95、31.14,P均等于0.00)。
  结论:骨折患者血液粘滞程度的增加、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的升高、血清PDGF、IGF-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其导致延迟愈合的内在重要因素,对骨折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