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体脂在2型糖尿病足及下肢血管病患者中的研究
【6h】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体脂在2型糖尿病足及下肢血管病患者中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正文2型糖尿病足病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研究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趾臂指数与体脂关系及其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风险评估中作用的研究

1前言

2研究对象及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个人简历

附录二: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综述: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生长因子1及体脂的研究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足病患者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及不同溃疡程度的皮肤组织中IGF-1的表达,及其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01-2014.06在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74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组,年龄59.99岁±11.74岁,病程155.90月±84.44月,其中Wagner1-2级患者35例,Wagner3级患者28例,Wagner4级11例),及年龄/病程匹配的同期住院的81例无足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年龄63.02岁±9.51岁,病程131.12月±71.82月),检测患者血清IGF-1水平及临床生化指标,观察糖尿病足组IGF1水平改变情况,分析血清IGF-1水平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影响。留取糖尿病足病患者足部难愈性溃疡的皮肤共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60.23岁±5.31岁,糖尿病病程150.14月±54.62月,按 wagner分级分为wagner2级5例,wagner3级5例,wagner4级5例。患者清创换药过程中,留取病变交界部分的皮肤。用组织学观察伤口皮肤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足部组织的IGF-1的表达。
  结果:
  糖尿病足组与糖尿病组比较,血清 IGF-1水平显著降低(118.12ng/ml±49.96ng/ml vs136.51ng/ml±46.14ng/ml p=0.018)。糖尿病足组按 Wagner分级,Wagner4级较 Wagner1-2级患者的血清 IGF-1水平显著降低(67.88ng/ml±22.98ng/ml vs139.23 ng/ml±52.43ng/ml p=0.000)。IGF-1在 Wagner1-2级为139.23ng/ml±52.43ng/ml,Wagner3级为109.82ng/ml±39.06ng/ml,在Wagner4级为67.88ng/ml±22.98ng/ml,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足组血清IGF-1水平与ABI呈正相关(r=0.251,P=0.039),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负相关(r=-0.233,P=0.046)。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足组血清 IGF-1与 ABI(β=36.805,t=2.165,P=0.034)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β=-4.439,t=-2.051,P=0.044)之间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HE染色结果显示,wagner4级患者溃疡皮肤中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数量较wagner3级患者减少,wagner3级患者溃疡皮肤中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数量较wagner2级患者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提示,Wagner4级较wagner3级IGF-1积分光密度降低(32.44au±9.88au vs53.10au±14.49au p=0.017 p=0.017),Wagner3级较wagner2级IGF-1积分光密度降低(53.10au±14.49au vs86.48au±10.60au p=0.001)。
  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清IGF-1降低,且IGF-1水平越低溃疡越重;IGF-1水平的降低的同时 HbA1c的升高及 ABI的降低,可能对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产生影响。同时糖尿病足患者足溃疡创面 IGF-1表达随着溃疡程度加重而减少,提示IGF-1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足的发病。
  第二部分趾臂指数与体脂关系及其在在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风险评估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趾臂指数(TBI)与体脂之间的关系,了解体脂对2型糖尿病患者TBI的影响,探讨TBI及体脂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意义。
  方法:
  选择收集踝肱指数(ABI)及TBI均正常范围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生化指标,应用BCA-2A型人体成分分析仪定量测量身体不同部分的主要成分。将TBI按二分位数分为2组,TBI较高组:0.82≤TBI<1.12,TBI较低组:0.6  结果:
  两组患者的2型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无明显差异,而TBI较低组与TBI较高组比较,卧位收缩压(133.53±15.35 mmHg vs123.85±26.95 mmHg,p=0.007),卧位血压差(61.40±15.49 mmHg vs51.80±25.52 mmHg,p=0.014),体脂百分比(29.09?6.10 vs26.75±6.28,p=0.038),身体年龄(63.19±14.04岁 vs56.77±13.50岁,p=0.011),内脏脂肪/躯干肌肉(0.45?0.13 vs0.40±0.13,p=0.045),上肢脂肪/上肢肌肉(0.45±0.13 vs0.40±0.13,p=0.043),下肢脂肪/下肢肌肉(0.45±0.13 vs0.40±0.13,p=0.038)升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身体年龄(β=-0.002,p=0.003)、立位压差(β=-0.002,p=0.013)、体脂百分比(β=-00.004 p=0.014)为TBI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ABI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TBI越低,体脂含量越多,身体年龄及脉压差越大,体脂含量增多与身体年龄及脉压差增大均为TBI降低的独立风险因素。重视TBI及体脂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风险早发现及早干预有积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