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肛门密闭不良及不同下肢按压方法对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疗效的影响
【6h】

肛门密闭不良及不同下肢按压方法对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疗效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肛门密闭不良对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疗效的影响

1引言(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下肢按压方法对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肠套叠空气灌肠规范化诊断治疗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课题首先通过分组对照研究,分析因为肛门密闭不良,气体经肛门漏出,导致结肠压力不能维持,在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过程中对整复效果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而后采用前瞻性实验设计,对空气灌肠整复术过程中采取不同下肢固定方法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研究不同下肢按压方法对整复术效果的影响,进而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操作模式。
  材料与方法:
  1.第一部分,收集2012年7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的肠套叠患儿160例,成功整复153例,未整复25例,未整复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证实。根据是否出现肛门漏气,分为两组。分别比较两组之间患儿平均治疗时间及整复结果。
  2.第二部分,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期间临床诊断肠套叠患儿229例,随机分配给6名医生,行空气灌肠整复术。其中1人严格按照“按压膝关节下肢固定法”操作,其它人不做强制要求。根据分析储存影像资料,剔除不能明确诊断肠套叠病例后,最终共有211例入组。包括成功整复179例,未整复32例,未整复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证实。按照采用不同“下肢固定法”将病例分为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平均治疗时间、出现肛门漏气例数,整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第一部分:160例经空气灌肠治疗的肠套叠患儿影像资料中,无漏气组病例107例,占66.9%(107/160),整复平均时长6.24分钟,整复成功病例92例,占86.0%(92/107),整复失败患儿15例,占14.0%(15/107);漏气组病例53例,占33.1%(53/160),整复平均时长10.25分钟,成功整复病例43例,占81.1%(43/53),未整复患儿10例,占18.9%(10/53)。发现无漏气组较漏气组病例其成功整复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整复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第二部分:229例经空气灌肠治疗的患儿影像资料中,能够明确诊断肠套叠病例211例,其中采用“按压膝关节下肢固定法”组32例,占15.1%(32/211),整复平均用时4.84分钟,整复成功27例,占84.4%(27/32),整复失败5例,占15.6%(5/32),出现肛门漏气1例,占3.1%(1/32);对照组179例,占84.8%(179/211),采用“按压大腿下肢固定法”,整复平均时长7.96分钟,整复成功152例,占84.9%(152/179),失败27例,占15.1%(27/179),出现肛门漏气49例,占27.4%(49/179)。发现采用“按压膝关节下肢固定法”组较“按压大腿下肢固定法”组整复时间缩短,出现肛门漏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整复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1.在空气灌肠过程中出现气体经肛门漏出,提示患儿固定不良或肛门密闭性不佳,均可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进而增加患儿辐射暴露风险。为了更好的固定患儿及增加肛门密闭性,应当通过改进下肢按压方法、减少润滑油用量以及增加Folly’s管气囊注气量等方法。安全有效的固定患儿并减少气体经肛门漏出的发生,维持灌肠压力的稳定,以减少治疗时间,降低患儿辐射暴露风险。
  2.在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中,采用“按压膝关节下肢固定法”较“大腿下肢固定法”,提高了患儿固定效率,增加了肛门的密闭性,进而缩短了治疗时间,相应的减少了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