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资本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关系研究
【6h】

社会资本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 社会资本理论简介

1.2 社会资本与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现状

1.3 社会资本与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2.3 技术路线

2.4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3.2 COPD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3.3 问卷信效度检验

3.4 社会资本影响因素分析

3.5 社会资本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4 讨论

4.1 社会资本问卷和CAT量表的信效度

4.2 慢阻肺患者的社会资本现状

4.3 慢阻肺患者社会资本的多因素分析

4.4 社会资本与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关系

4.8 本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展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慢阻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社会资本状况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背景: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以下简称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我国对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预防和控制慢阻肺的蔓延是卫生工作者和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在社会资本理论这一全新视角下,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无形社会资源,提高慢阻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的:了解安徽省慢阻肺患者的社会资本现状;掌握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影响慢阻肺患者社会资本的因素;探讨影响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社会资本要素。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复习法、专家研讨法等研制慢性病患者的社会资本问卷。现场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的皖北地区阜阳市的颍州区、颍上县;皖中地区合肥市的包河区、肥西县和皖南地区铜陵市的铜官山区、铜陵县的慢阻肺患者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资料使用Epidata3.0软件双人双录入,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0.05;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或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
  结果:
  1.本次研究共调查慢阻肺患者368人,发放问卷368份,收回有效问卷349份,有效应答率为94.8%。
  2.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社会资本问卷的Cronbach’sα为0.823。采用的因子分析法对社会资本问卷的结构效度分析表明,在提取的7个公因子累计可解释72.198%的总变异。生活质量问卷量表的信效度在之前的国内外研究中已经获得了验证,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慢阻肺患者的基本特征:调查对象349人中城市162人,占46.4%,农村187人,占53.6%;女性98人,占28.1%,男性251人,占71.9%;平均年龄(72.59±8.81)岁;文化程度偏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1%。所有患者中,61.3%是农民,其次是厂/企员工,占22.1%。有270名被调查者现已不在工作,占77.4%。个人收入情况中,有239人月收入均在1000元以下,占68.5%,2001元以上的有45人,占12.9%。经常吸烟的有60人,占17.2%,从不吸烟的有144人,占41.3%。从没有过被动吸烟经历的有129人,占37%,经常吸二手烟的有53人,占15.2%。经常饮酒的有37人,占10.6%,大多数人从不饮酒,占205人,占58.7%。有177人从来不参加锻炼,占50.7%,有133人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占38.1%。有113人曾经的职业有粉尘接触,占32.4%,236人未有职业接触粉尘,占67.6%。肺功能严重程度为中轻度的患者共有244人,占69.9%,有105人为重度及极重度,占30.1%。
  4.慢阻肺患者的社会资本影响因素:社会资本中信任的影响因素有女性(OR=0.407);不工作(OR=0.363);生活很满意(OR=35.684);曾经饮酒(OR=3.023)。互惠的影响因素有丧偶(OR=0.163);初中文化程度(OR=0.347);每周锻炼1~2次(OR=2.784);肥胖(OR=0.302)。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有不工作(OR=2.103);很少被动吸烟(OR=0.39);每周锻炼1~2次(OR=5.317)。团体支持的影响因素包括无养老保险(OR=0.421);健康自评状况为一般和较差的(OR=0.172;OR=0.174);偶尔吸烟(OR=8.6);偶尔有被动吸烟经历(OR=4.626);因病住院次数为6~10次(OR=0.273)。个人支持的影响因素包括女性(OR=2.726);不工作(OR=2.737);生活满意度为一般和较满意的(OR=5.759;OR=5.894)。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包括不工作(OR=0.521);家庭妇女(OR=11.518)。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包括没有宗教信仰(OR=0.227);个人月收入为2000元以上的患者(OR=4.064)。
  5.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根据CAT量表得分情况划分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在349名被调查患者中,大于30分疾病非常严重的有117人,占33.5%。20分~30分疾病为严重的有181人,占51.9%,在10分~20分疾病为中等情况的有46人,占13.2%,仅有5人得分小于10分,病情为轻微,占1.4%。
  6.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发现,信任因子和互惠因子、生活满意度、是否接触粉尘、住院次数、文化程度、是否吸烟、个人月收入、健康自评状况对生活质量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信任程度越高的慢阻肺患者CAT生活质量得分越低,表明生活质量状况越好。互惠程度越高的慢阻肺患者CAT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状况越差。生活满意度越高的患者,其生活质量也越好。没有接触粉尘的慢阻肺患者其生活质量得分也越低,生活质量状况越好。住院次数越多的患者其CAT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生活质量也越差。经常吸烟的患者相对于从不吸烟的患者CAT得分更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个人月收入越高的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患者的健康自评状况越差的患者CAT得分越高,生活质量也越差。
  结论:
  1.本研究中使用的社会资本问卷和和生活质量问卷(CAT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总体来说,COPD患者生活质量较差,随着年龄的升高,生活质量越不理想。身体和心理双重方面的得分均不理想。
  3.慢阻肺患者社会资本水平与个体生活方式相关。生活满意度高、锻炼次数相对较多、不吸烟少饮酒等生活方式与社会资本呈正相关,值得关注。而男性、有被动吸烟经历、健康自评状况较差、离婚或丧偶、没有工作等个体情况与社会资本呈负相关,极有可能是慢阻肺患者社会资本的危险因素,亦值得研究。
  4.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资本中的信任和互惠因子有相关关系。其中,信任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信任程度越高,生活质量越好。互惠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互惠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建议:
  (1)构建信任规范的网络体系
  本次研究中,信任与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相关程度较高。当社会资本的多因素分析时,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信任因子之间的关系有显著性;而当对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作逐步回归也发现信任对生活质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这样,双面印证了信任与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提示我们构建一个基于信任的规范化的网络体系非常重要。
  (2)营造互惠互利的社会氛围
  本次研究中另一个与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程度较高的因子是互惠。互惠是一种社会规范,需要得到人与人交往之间的遵守。其也是信任得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