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损伤急性加重100例临床分析
【6h】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损伤急性加重100例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 言

2.病例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

3.研究方法

3.1入选患者的相关检查

3.2研究方法

3.3统计学处理

4.实验结果

4.1入选对象的一般特征

4.2 肝脏疾病病因分布情况

4.3 发病诱因分布

4.4 主要实验室指标比较

4.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4.6 两组临床转归比较

5.讨论

6.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研究进展概述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损伤急性加重患者在肝衰竭(LF)分型中的合理定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病人中收集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损伤急性加重患者100例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有慢性肝炎或代偿期肝硬化疾病基础)200例,分别设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及肝衰竭组,按照设计的调查表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原肝脏疾病病因、急性肝损伤诱发因素、本次发病病程、并发症类型、预后及转归,登记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血肌酐、血钠、白细胞计数、甲胎蛋白(AFP)等指标,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原肝脏疾病病因、肝损伤急性加重诱因、肝损伤急性加重发病病程、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等。
  研究结果:
  1.两组性别、年龄、急性肝损伤发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两组最重要原发肝病病因,肝炎病毒活动性复制为两组肝损伤急性加重最重要促发因素,原发肝病病因及肝损伤加重诱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主要实验室指标比较:血清白蛋白、ALT、AST、血钠水平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明显低于肝衰竭组(P<0.05);血肌酐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明显高于肝衰竭组(P<0.05),两组TBil、DBil、血清球蛋白、PTA、AFP、HBV DNA载量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低钠血症并发症发生率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明显高于肝衰竭组(χ2=7.863,P=0.005;χ2=6.022,P=0.014;χ2=13.483,P=0.000),两组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感染(泌尿系、肺、血流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时存在多种(≥2个)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组高于肝衰竭组。
  4.临床转归比较: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好转10例(10.00%),稳定或未愈81例(81.00%),死亡9例(9.00%);肝衰竭组好转51例(25.50%),稳定或未愈139例(69.50%),死亡10例(5.00%)。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好转率显著差于肝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8,P=0.00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损伤急性加重患者基础肝病病因、发病诱因、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与ACLF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
  2.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损伤急性加重患者与 ACLF患者相比,存在更突出的与门脉高压相关的临床表现。
  3.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损伤急性加重患者与ACLF患者相比,短期预后更差。
  4.建议在肝衰竭分类中给予失代偿期肝硬化肝损伤急性加重患者更加适当定位,以有利于临床交流,提高诊治能力。
  5.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有样本量少、起病时间难以准确计算等缺点,尚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支持,前瞻性研究是必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