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犬牙槽骨来源干细胞和髂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比较
【6h】

犬牙槽骨来源干细胞和髂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实验动物

2.1.2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方法

2.2.1ABSC和BMSC的分离和培养

2.2.2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2.2.3 成骨诱导分化后钙结节和碱性磷酸酶的染色

2.2.4 碱性磷酸酶(ALP)相对活力的检测

2.2.5 成骨诱导后,RT- PCR分析成骨相关基因的的表达

2.2.6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犬ABSC和BMSC的形态学观察

3.2. 犬ABSC和BMSC生长曲线的比较

3.3 成骨诱导分化后钙结节和碱性磷酸酶的染色

3.4 ALP活力相对定量检测

3.5成骨诱导后,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4讨论

4.1干细胞的筛选和培养

4.2干细胞增殖能力

4.3干细胞骨向分化能力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牙槽骨来源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犬两种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牙槽骨来源干细胞(alveolar bone-derived stem cells, ABS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BMSC)的体外成骨能力,为研究者使用组织工程修复颌面部骨缺损在种子细胞的选择上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方法:取同一只犬的牙槽骨骨组织和髂骨骨髓作为ABSC和 BMSC的来源。第3代细胞进行如下的检测:MTT法评估 ABSC和 BMSC的增殖能力;分别在成骨诱导液和普通培养液的培养条件下,在不同的时间点使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分泌和钙盐沉积能力,同时使用 PNPP偶氮法法对胞内的碱性磷酸酶活力进行测定;成骨诱导后7 d,14 d,21 d利用RT-PCR检测关键性成骨因子(COL-1,BMP-2,ALP, Runx2及OCN)的表达情况。
  结果:相较 BMSC,ABSC增殖能力略高,碱性磷酸酶和钙结节的表达能力更强。COL-1早期在 ABSC中的表达高于 BMSC,并随着时间呈下降趋势。BMP-2早期在ABSC中的表达更高,晚期在BMSC中的表达更高,在两组细胞中均呈上升趋势。ALP在ABSC中的表达始终高于BMSC,且在14 d达到最高峰。Runx2在 ABSC中的表达在14 d达到最高峰,而 BMSC中 Runx2的表达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并在21 d高于ABSC。OCN总体呈上升趋势,14 d和21 d有明显表达,且ABSC高于BMSC。
  结论:犬ABSC的体外成骨能力与BMSC差异不大,提示犬ABSC可以成为组织工程骨或再生医学研究优先选择的种子细胞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