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观察
【6h】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2.4 疗效评价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症状指标评价

3.2 患者术前及术后X线参数对比评价

3.3 术后并发症

3.4 典型病例

4 讨论

4.1 DDH的定义及病理生理学特征

4.2 DDH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

4.3 治疗DDH常用手术方法

4.4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5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优势

4.6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技巧及注意事项

4.7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主要风险及并发症

4.8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主要术后疗效预测因子

4.9 采用不同入式行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对手术的影响

4.10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部分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5 结论

附录

致谢

综述: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和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hip,DDH)作为青少年及青壮年常见发育性疾病,是引起成人继发性髋骨关节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为髋臼变浅,股骨头外移,髋臼与股骨头局部应力明显增加,从而使髋关节软骨破坏加速,最终发展为髋骨关节炎。目前对于需治疗的严重DDH患者应当采取何种截骨术式治疗仍存在较大争论。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PAO。Periacetabular osteotomy)作为治疗DDH的一种有效术式已被国内外专家广泛认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收集22例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的DDH患者相关临床病历及术后短期随访报告结果,旨在探讨分析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DDH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2015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关节外科,手术方式均为改良经Smith-Peterson(S-P)入路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并至少获随访1年以上的22例DD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7.8岁。右髋13例,左髋9例。患侧髋臼外侧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角术前为(6.5±8.7)°,髋臼顶倾斜角(Acetabular incline angle。AI)角术前为(25.6±5.9)°,股骨头超出指数术前为(36.5±6.5)%。髋关节Harris术前评分为(81.2±5.4)分,疼痛视觉模拟术前评分(VAS)为(4.8±0.5)分。根据Tonnis骨关节炎分期,0期17例,I期4例,II期1例。
  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90~135 min,术中及术后出血400~800ml;10例患者输血,输血量为200~600ml,平均400ml。术后引流量为100~300 ml,平均200 ml。患者住院时间为7~12 d,平均9 d。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其中2例患者的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感觉麻木症状。所有患者均获常规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 X线片显示截骨端骨性愈合。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无髋臼骨折、异位骨化、骨坏死、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患者骨关节炎术后均无明显进展,未见髋臼囊性变。末次随访时,测量并记录患者患侧 CE角为(27.7±6.8)°、AI角为(16.2±4.8)°、股骨头超出指数为(19.7±5.3)%,VAS评分为(0.8±0.3)分,Harris评分为(96.8±6.7)分,与术前比较其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上述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股骨头外侧覆盖和 AI角,以及股骨头覆盖率。VAS评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提示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结论:对于成人DDH患者,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可有效纠正髋关节畸形,增加骨性覆盖和髋臼包容,减少股骨头局部应力,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有效延缓骨关节炎进展,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