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评价肝功能及肝癌热消融术后的价值研究
【6h】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评价肝功能及肝癌热消融术后的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图标

第一部分:肝脏特异性对比剂评价肝功能及局部肝功能的价值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肝功能分级及分组情况:

1.3 MR设备、扫描方法及对比剂注射:

1.4图像采集与处理:

1.5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不同肝功能分组病例

2.2 肝癌介入术后、肝癌微波固化术后

3.讨论

3.1对比剂Gd-EOB-DTPA代谢原理:

3.2对比剂GD-EOB-DTPA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成果:

3.3 Child—Pugh分级与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评估肝功能:

3.4 正常肝功能组与各Child—Pugh分级组肝功能:

3.5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与肝癌微波固化术后肝功能:

3.6比剂GD-EOB-DTPA评估肝功能优点及缺陷: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GD-EOB-DTPA在肝癌热消融术后评价的应用价值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MR扫描方法及造影剂注射:

1.3 方法: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3.讨论

3.1热消融治疗肝癌

3.2 Gd-EOB-DTPA评价热消融术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GD-EOB-DTPA评估肝功能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肝脏特异性对比剂评价肝功能及局部肝功能的价值研究
  目的:
  1、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肝脏MR肝胆期不同肝功能状态摄取对比剂差异,评价不同肝功能状态肝功能。
  2、GD-EOB-DTPA增强肝脏MR肝胆期评价肝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及肝癌微波固化术后对局部肝功能影响。
  方法:
  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0例局灶性病变患者,均行Gd—EOB—DTPA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男45例,女5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4.2±12.8)岁。其中肝硬化患者32例,非肝硬化患者18例。纳入标准:局灶性病变,病灶最大径小于10cm;病例影像及临床生化资料齐全,能获得一般资料及 Child—Pugh分级评分所需指标。排除标准:严重运动伪影;肝脏弥漫性占位;严重肾功能不全。
  2、检查方法:MRI检查采用Siemens Trio Tim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体部相控阵线圈,患者取仰卧位,将上腹部置于体部线圈的中央。磁共振扫描序列包括T2WI横断位、T2WI抑脂横断位、T1WI正反相位、扩散加权成像(DWI)、3D扰相容积序列(VIBE)抑脂横断位、VIBE抑脂动态三期增强及延迟20minVIBE抑脂肝胆期。避免呼吸运动伪影,扫描前作屏气训练,扫描时为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
  3、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法行肝功能分级,其中 Child—Pugh A级21例,Child—Pugh B级9例,Child—Pugh C级2例。非肝硬化病例中无肝、肾基础疾病,肝、肾功能生化检查正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入组7例。
  4、分析不同肝功能状态肝胆期肝脏摄取造影剂能力差异;分析肝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及肝癌微波固化术后肝胆期病灶周边肝实质与平均肝实质信号增强程度(IS%)差异。
  结果:
  1、正常对照组与Child-Pugh A级、Child—Pugh B级、Child—Pugh C级组间肝实质信号增强程度(IS%)有显著差异(P<0.05);
  2、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级、Child—Pugh C级组间肝实质信号增强程度(IS%)有显著差异(P<0.05);
  3、Child—Pugh B级、Child—Pugh C级组增强程度(IS%)无明显差异(P=0.24);
  4、1例肝癌介入术后病灶及2例肝癌微波固化术后病灶周围肝实质 IS%较平均肝实质IS%明显减低,13例病灶灶周肝实质IS%较平均肝实质IS%无明显差异(P=0.37)。
  结论:
  1、不同功能状态肝细胞摄取对比剂程度不同,正常对照组、Child-Pugh A级、Child—Pugh B级组随肝功能下降,GD-EOB-DTPA磁共振增强肝胆期肝脏信号增强程度减低。
  2、GD-EOB-DTPA磁共振增强肝胆期对显示Child—Pugh B级、Child—Pugh C级组肝功能差异不敏感。
  3、GD-EOB-DTPA磁共振增强肝胆期可以显示肝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及肝癌微波固化术后局部肝功能情况,GD-EOB-DTPA磁共振增强肝胆期可以反映肝细胞功能及全肝功能,亦可反映局部肝功能。
  第二部分:GD-EOB-DTPA在肝癌热消融术后评价的应用价值
  目的:
  与CT增强相比,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钆赛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在肝癌热消融术后评价的临床价值及优势。
  方法:
  1、研究对象:原发性肝癌热消融治疗患者,并具有CT增强及GD-EOB-DTPA磁共振增强随访资料。
  2、分析原发性肝癌热消融术后患者GD-EOB-DTPA磁共振增强及CT增强影像资料。所有纳入病例均行MR动态增强、延迟20min肝胆期成像及CT动态成像,对比分析GD-EOB-DTPA增强MRI评价肝癌热消融术后复发的优势。
  结果:
  1、23例患者中有14例出现肿瘤复发,9例无明显肿瘤复发,复发病灶中8例为单发病灶,6例为多发,总共28个病灶,CT增强检出病灶22个,GD-EOB-DTPA增强MRI共检出病灶29个,其中一例术后诊断为小囊肿,肝胆期均为低信号,
  2、GD-EOB-DTPA增强MRI与CT增强对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性分别为100%、90%、97%、100%、97%;71%、82%、91%、53%、74%,GD-EOB-DTPA动态MR增强评价肝癌热消融术后复发各预测值均优于CT增强。
  结论:
  GD-EOB-DTPA评价肝癌热消融术后复发较CT增强具有明显优势;对显示小病灶、多发病灶具有显著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