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DNA甲基化的中国汉族人群银屑病分子亚型分析
【6h】

基于DNA甲基化的中国汉族人群银屑病分子亚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银屑病DNA甲基化数据来源

2.2拷贝数变异检测实验方法和材料

2.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主要实验过程和步骤

2.2.4拷贝数变异数据处理软件

2.3 R软件包和RStudio

2.4一致聚类法

2.5轮廓宽度分析

2.6其他统计学方法和软件

3 结果

3.1银屑病分子亚型的划分和确定

3.2三种分子亚型的样本特征描述

3.3 三种分子亚型的特征分布情况

3.4 三种分子亚型的临床特征统计学分析

3.5 三种分子亚型的基因CNV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课题综述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银屑病(Psoriasis, P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银屑病依据临床特征、患者发病年龄、皮损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等划分成多种亚型。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DNAm)与人类发育和各类疾病发生的关系密切,多项表观遗传学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银屑病存在关联性,并且对银屑病易感基因的表达水平具有调控作用,进而影响人群患银屑病的风险性。
  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课题组前期开展的中国汉族人群银屑病全基因组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数据进行疾病分子亚型分型,并进一步比较不同亚型银屑病临床特征和3个易感基因(DEFB4、IL22和LCE3C)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 CNV)之间的差异性,从分子学和遗传学角度指导银屑病的治疗和管理。
  实验数据和方法:使用一致聚类法(Consensus Clustering)对银屑病DNA甲基化数据进行集群分析,将银屑病划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k),运用轮廓宽度分析(Silhouette)等方法检测集群结果显著性从而判定划分亚型(k)。利用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银屑病不同分子亚型间的临床特征和3个基因的CNV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通过一致聚类法分析将银屑病分为三型,其中I型包含29例,II型包含39例,III型包含46例。三种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性别、发病年龄、吸烟情况、PASI评分)以及3个易感基因(DEFB4、IL22和LCE3C)的CNV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组在性别构成比例、PASI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I型中大于40岁(晚发型)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II型和III型,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II型中曾经吸烟者比例最小,从不吸烟者比例最大,三组之间具有边缘性统计学差异;三组银屑病亚型之间DEFB4和LCE3C的CNV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IL22的CNV差异性显著。
  结论:本研究首次利用DNA甲基化数据将银屑病划分为三种亚型,比较分析发现三种亚型之间的发病年龄、患者吸烟情况以及基因IL22的CNV存在统计学差异。利用DNA甲基化数据对银屑病进行分子亚型分析,有利于从分子学和遗传学角度指导银屑病的治疗和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