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吸入麻醉剂神经毒性作用的产生机制及其预处理对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6h】

吸入麻醉剂神经毒性作用的产生机制及其预处理对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回顾

1 吸入性麻醉剂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 脑缺血及预处理的研究进展

3 糖尿病及其动物模型制备

正文

第一部分 异氟醚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实验一 异氟醚吸入对神经元形态和 Caspase-3 表达的影响

实验二 异氟醚吸入后脑内氧自由基含量的变化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 七氟醚预处理对 STZ诱导的 T1DM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实验一 T1DM 大鼠造模

实验二 七氟醚预处理对 T1DM 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每年全世界有超过2亿人口需要手术治疗,其中大多数实施的是使用吸入麻醉剂的全麻,吸入麻醉剂已成为临床上安全、有效、不可缺少的麻醉工具。常用的吸入麻醉剂有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  具有多种优良特性的异氟醚是当今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主流吸入麻醉药。但近年研究显示,某些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似乎与异氟醚有关。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异氟醚存在神经毒性作用,并可导致神经元的凋亡增加,但其发生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为了确定氧自由基的增高是否是异氟醚神经毒性作用的发生机制之一,我们进行了第一部分的实验。此实验是在C57BL/6J小鼠上研究了氧自由基含量的增高是否是异氟醚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七氟醚是目前一种较为新型的吸入麻醉剂。与异氟醚相比较,七氟醚更接近人们所期待的理想吸入麻醉剂,与其他氟化的吸入性麻醉剂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其具有较低的血/气分布系数,低于异氟醚,因而可保证快速诱导麻醉和缩短苏醒时间。大量的实验证明,吸入性麻醉剂预处理对正常大鼠的脑缺血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七氟醚是研究最广泛的用于预处理的的吸入性麻醉剂。  中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亿,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9.7%,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脑梗死发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糖尿病并发脑梗死者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因此提前做好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预防工作,无疑是延长糖尿病人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的首要任务。第二部分实验是在STZ(streptozocin,链脲佐菌素)诱导的T1DM(type 1 diabetes mellitus,Ⅰ型糖尿病)大鼠上观察了七氟醚预处理对其大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无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七氟醚预处理对T1DM大鼠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为糖尿病患者寻找其他的防治措施及以后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