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Fe-Ni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煤/重油加氢共炼中的应用
【6h】

Fe-Ni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煤/重油加氢共炼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煤/重油加氢共炼工艺的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煤/重油加氢共炼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3.1 煤/重油加氢共炼催化剂类型

1.3.2 煤/重油加氢共炼中催化剂的作用

1.4 双金属协同作用机理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油溶性Fe-Ni双金属催化剂前驱体的合成与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2 油溶性Fe-Ni 双金属催化剂前驱体的合成方法

2.2.3 油溶性Fe-Ni 双金属催化剂前驱体的表征方法

2.2.4 油溶性配体的优化方案

2.3 不同Fe/Ni配比双金属催化剂前驱体的合成及表征

2.4 油溶性配体的合成优化

2.4.1 体系酸碱性对油溶性配体收率的影响

2.4.2 不同纯度脂肪酸盐对前驱体收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溶性Fe-Ni双金属催化剂的煤重油加氢共炼活性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原料油和原料煤的性质

3.2.3 高压釜反应及产物分析

3.2.4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2.5 固体残渣表征分析方法

3.3 油溶性Ni/Fe双金属催化剂在煤/重油加氢共炼中的活性评价

3.3.1 不同Fe/Ni 配比双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对比

3.3.2 不同来源油溶性配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3.3.3 不同Fe/Ni 配比双金属催化剂及复配催化剂的活性对比

3.4 不同体系下单金属催化剂、复配催化剂及双金属催化剂活性对比研究

3.4.1 三类催化剂在煤-重油浆态床加氢共炼体系下的活性对比

3.4.2 三类催化剂在马瑞常压渣油浆态床加氢体系下的活性对比

3.4.3 三类催化剂在煤焦油浆态床加氢体系下的活性对比

3.5 不同Fe/Ni配比催化剂反应固体残渣的表征分析

3.5.1 不同Fe/Ni 配比催化剂反应固体残渣的元素分布

3.5.2 不同Fe/Ni 配比催化剂反应固体残渣的表面官能团

3.5.3 不同Fe/Ni 配比催化剂反应固体残渣的结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溶性Ni/Fe 催化剂双金属协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2 硫化油的性质

4.2.3 油溶性前驱体的硫化与分离

4.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4.3 不同Fe/Ni配比双金属催化剂结构及形貌特征的对比研究

4.3.1 不同Fe/Ni 配比双金属催化剂物相的差异性研究

4.3.2 不同Fe/Ni 配比双金属催化剂微观形貌比较

4.3.3 不同Fe/Ni 配比双金属催化剂硫化状态对比

4.4 双金属催化剂和复配催化剂的结构及形貌对比研究

4.4.1 双金属催化剂与复配型催化剂的活性相对比

4.4.2 双金属催化剂及复配催化剂的微观形貌比较

4.5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黄英;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授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学科 化学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传,蔡烈奎;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Q0TG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