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研究--以寿光市为例
【6h】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研究--以寿光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发展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

1.2.2 国外相关研究和实践

1.2.3 小结:现有经验不足之处

1.3 概念辨析

1.3.1 社区、农村社区和农村新型社区

1.3.2 农业专业化与农业产业化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乡村发展特征与功能演变提升

2.1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特征

2.1.1 乡村产业呈现多元发展趋势

2.1.2 乡村居民生活方式向着高层次、丰富化方向发展

2.1.3 乡村空间集约化及基础设施完善化

2.2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乡村功能演变

2.2.1 乡村经济空间多功能演变

2.2.2 乡村社区空间多功能转变

2.2.3 乡村生态空间功能转变

第3章 基于农业产业化的乡村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3.1现有村庄规划体系及内容

3.2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村庄发展规模

3.2.1 村庄发展规模与村庄生活圈服务半径

3.2.2村庄产业适度经营规模

3.2.3 农业耕作半径与农村新型社区布局

3.3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村庄体系

3.3.1 三级结构:“城镇——中心村/中心社区——基层村/一般社区/农场”

3.3.2 二级结构:“城镇——基层村/一般社区”

3.3.3 二级或三级结构:“城镇——中心村/中心社区(——农场)”

3.3.4 二级结构:“中心村/中心社区一一基层村/一般社区”

3.4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布局

3.4.1 农业产业复合型农村新型社区布局模式

3.4.2 企业辐射型农村新型社区布局模式

3.4.3 服务整合型农村新型社区布局模式

第4章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寿光农村新型社区规划背景分析

4.1 寿光市综合现状解读

4.1.1 寿光市概况

4.1.2 寿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

4.1.3 寿光市现状村庄分布及居民点现状特征

4.2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寿光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条件分析

4.2.1 农业发展优势凸显

4.2.2 农民收入增长迅速

4.2.3 就地城镇化应该成为寿光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4.3 寿光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3.1 用地和产业布局科学性不足

4.3.2 社区建设形式单一,建筑风貌缺乏特色

4.3.3 产业支撑能力弱,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性不足

4.3.4 基础设施面临提升完善

4.3.5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

4.4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寿光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策略研究

5.1 寿光市域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空间体系和规划策略研究

5.1.1 寿光市域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空间体系

5.1.2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策略

5.1.3 特色产业发展策略

5.1.4 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策略

5.2 寿光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实践样本选择

5.2.1 农业资源整合型农村新型社区:稻田镇东里社区

5.2.2 企业辐射型农村新型社区:纪台街道纪台社区

5.2.3 服务完善型农村新型社区:牛头镇社区

5.3 寿光农村新型社区三类样本规划策略

5.3.1 农业产业复合型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策略

5.3.2 企业辐射型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策略

5.3.3 服务整合型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科研情况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蕾;

  •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有川,韩伦;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