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地区间服务业结构差异变动趋势研究
【6h】

我国地区间服务业结构差异变动趋势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各地区服务业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但地区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服务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因此研究如何通过调整服务业地区分布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并推动服务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课题。按照区域分工的经济理论,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要基于地区优势,形成自身优势服务业,本文对地区间服务业结构差异进行研究,以检验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分工程度。从相关研究来看,产业结构整体上存在着趋同的现象,那么单从服务业来看是否也存在趋同的现象呢。本文从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出发,结合区域分工理论,对地区间服务业结构的变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加以界定,本文主要是从服务业的地区分布结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的是地区间的服务业地区分工程度差异的变化。  本文首先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服务业结构差异的测度指标:地区间服务业结构差异度。运用这个测度指标对地区间服务业结构差异的变动进行了分析。从2005年到2014年,地区间服务结构差异呈现出倒U型的变化趋势,服务业结构在开始几年呈现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各个地区都各自形成了自身的专业化优势,但最近几年服务结构差异越来越小,各地区的服务结构存在着趋同的现象。服务业地区分工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的省份是:湖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福建省;服务业地区分工程度呈现出下降趋势的省份是: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服务业地区分工程度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趋势的倒U型的省份是:山东省、青海省、山西省、吉林省;服务业地区分工程度呈现出围绕一个水平线上下波动趋势的省份是:海南省、河南省。然后,对造成地区间服务业结构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对服务结构差异度起正向作用较为明显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地方财政支出水平,对服务结构差异度起负向作用较为明显的是:工业化水平和对外贸易水平,这两个影响因素对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起负向作用的现象是阶段性的,相信在经济发达的未来,这两者的对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都会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全文分析的结果和各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促进地区间服务业结构差异趋于合理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颜坤;

  •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 学科 产业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保启;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服务产业,产业结构,经营战略,地区专业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