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托伐他汀的非延续性治疗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内皮功能的影响
【6h】

阿托伐他汀的非延续性治疗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内皮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1.2研究方法

1.2.1病史调查及一般指标的测定

1.2.2生化指标的检测

1.3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结果

2.1研究对象各组一般情况比较(-x±s)

2.2服用立普妥的影响

2.3停用立普妥的影响

第三章讨论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的中英文名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高脂血症、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使用立普妥前、后及中途停药后的血脂、血清NO、血浆ET的水平测定,从而进一步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延续性治疗的重要意义,乃至对AS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方法:从2007年10月-2008年4月的门诊、住院病人中选择研究对象共176人,其中高脂血症患者42例为A组,糖尿病组46例为B组,高血压组38例为C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组50例为D组。记录各组患者年龄、计算体重指数(BMI)、计算腰臀比,测SBP、DBP。三组患者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服药前(均给予立普妥20mg qd口服)、服药四周后、停药两周的肘静脉血,测量血TC、TG、HDL、LDL、NO、ET。 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四周后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组、冠心病危险因素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P<0.01):并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血清NO明显升高,血浆ET明显降低(P<0.01)。然而停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所有患者的TC和LDL水平较停药前升高,但仍低于服药前水平。血管活性物质NO水平明显降低,甚至低于服药前水平(P<0.05); ET水平则明显回升(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及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当突然停止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时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内皮功能改善作用明显减弱,甚至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且这种撤药反应在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中要严重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组及单纯高脂血症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