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制度研究
【6h】

“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内容

1. “文学制度”界定

2. “内蒙古”范围划定

(二)研究现状

1.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的基本路向及成就

2. 内蒙古当代文学与文学制度相关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十七年”时期中央与内蒙古文艺政策

(一)中央文艺政策

1. 中央文艺政策的建构

2. 中央文艺政策的调整

(二)内蒙古文艺方针

1.“为农牧民服务、普及第一”的文艺方针

2.“为政治服务、紧跟时事”的文艺方针

二、“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组织制度

(一)内蒙古文联与“十七年”文学

1. 内蒙古文联的前期筹备

2. 内蒙古文联的正式成立

(二)作家培养机制

1. 中央文学研究所

2. 内蒙古文学艺术研究班

(三)组织制度双重影响的显现

1. 组织制度推动创作黄金时期出现

2. 组织制度影响之下文学发展曲折

三、“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传播制度

(一)“十七年”时期内蒙古出版格局

1. 蒙绥合并前狭小单一的出版格局

2. 蒙绥合并后空前发展的出版格局

(二)文学期刊中的文学传播空间

1. 紧缩——扩张——紧缩的文学传播空间

2. 扩张——紧缩——消亡的文学传播空间

四、“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评论制度

(一)指导与规范:文学评论两个关注重点

1. 对草原人民革命生活的描写

2. 对艺术创作方法的强调

(二)批判与肯定:文学作品的两种命运

1. 对《在茫茫的草原上》的批评

2. 对《茫茫的草原》的肯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淼;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大学;
  • 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崔荣;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I29I20;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