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及ISO-1干预性治疗研究
【6h】

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及ISO-1干预性治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 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胰腺炎相关研究进展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急性胰腺炎(AP)模型大鼠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血淀粉酶含量的变化规律,观察腹腔注射MIF拮抗剂ISO—l干预治疗后对AP大鼠血清MIF、淀粉酶的影响、胰腺病理学改变及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  健康SD大鼠(不分雌雄)45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9)、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组(ANP组,n=18)和ANP模型ISO-1治疗组(n=18)。所有动物在实验前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应用腹腔注射L-Arg法建立ANP大鼠模型。ANP组与ISO-1治疗组大鼠分两次(中间间隔l小时)腹腔注射10%L-精氨酸溶液(用0.9%氯化钠配制而成),每次2.0mg/g诱导ANP;对照组也在同时点给予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ISO-1治疗组于建立ANP模型后0、12、24小时分别腹腔注射ISO-1[ISO-1(用二甲亚砜DMSO以1%浓度稀释)10mg/kg,每12小时注射一次];对照组与ANP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分别于诱导AP后第12、24、36小时三个时点,随机抽取ANP组6只、ISO-1治疗组6只、对照组3只,进行10%(0.1ml/100g)水合氯醛(蒸馏水配置)腹腔注射,麻醉后解剖大鼠并采集腹主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MIF水平,同时检测血清淀粉酶含量,并取胰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评分。再购置健康SD大鼠(不分雌雄)40只,随机分为两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组(ANP组,n=20)和ANP模型ISO-1治疗组(n=20),胰腺炎模型制备及腹腔给药方法同上所述,观察两组72小时存活率。  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NP组和ISO-1治疗组,各时点大鼠血清MIF含量、血清淀粉酶含量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升高(p<0.05)。(2)各时点ANP组大鼠血清MIF含量及血淀粉酶含量明显高于ISO-1治疗组(p<0.05),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亦明显较高(p<0.05)。(3)ISO-1治疗组大鼠72h存活率55%(11/20),ANP组72h存活率35%(7/20)。ISO-1治疗组72h存活率明显大于ANP组存活率(p<0.05)  结论:(1)经试验发现胰腺炎动物模型的MIF表达明显增高,表明MIF在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2)通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拓扑酶抑制剂ISO-1对ANP大鼠进行实验性治疗,ANP大鼠的血清淀粉酶及MIF水平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而且实验大鼠72h存活率明显提高,说明以MIF为作用靶点进行抑制性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急性胰腺炎初期的病情进一步进展,改善其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