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的比较研究
【6h】

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的研究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将借助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rs-fMRI)技术,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信号,测量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以健康人为正常对照,探讨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P)与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 BD)的脑功能异常,以及它们的差异和共同之处,为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使用3.0T磁共振,对收集的40例SP、40例BD和按性别、年龄与受教育年限匹配的4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进行了rs-fMRI头部扫描。我们运用SPSS软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各组的人口学资料。再运用基于MATLAB的DPARSFA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并计算被试的ALFF值。随后使用基于MATLAB的REST工具对各组的ALFF进行基于体素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事后两两t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异同点。  结果:  1、与HC相比,SP患者与BD患者在前额叶区域如双侧内侧前额叶、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左侧中眶额叶、双侧下眶额叶、双侧内侧眶额叶,纹状体区域如左侧壳核、左侧尾状核,边缘系统区域如双侧嗅皮质、右侧杏仁核、双侧前扣带皮质,以及双侧岛叶的ALFF值均显著增高,并且,在两种疾病之间,这些脑区的ALFF值无显著差异;  2、与HC相比,SP患者与BD患者在枕叶区域如左侧舌回、左侧楔叶,边缘系统区域如左侧后扣带皮质,感觉运动区域如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旁小叶的ALFF值均显著降低;并且,在两种疾病之间,这些脑区的ALFF值无显著差异;  3、SP患者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上回和左侧海马旁回的ALFF值显著高于BD患者,同时也显著高于HC; SP患者左侧楔前叶的ALFF值显著低于BD患者,同时也显著低于HC;而在这些区域,BD与HC均无显著差异;  4、SP患者左侧梭状回上的ALFF值显著高于BD患者,同时也显著高于HC,并且,BD患者在该区域上的ALFF值显著低于HC。  结论:  1、SP与BD在部分前额叶区域、基底节、边缘系统、岛叶区域、部分枕叶区域及感觉运动区共有的ALFF值增高或减低,提示二者共同的自发神经活动改变及共同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2、部分颞叶和左侧海马旁回及左侧楔前叶ALFF的异常可能是SP独有的改变;  3、左侧梭状回的ALFF值变化可能是鉴别两种疾病的特征性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