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对比开腹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6h】

腹腔镜对比开腹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

前言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资料

二、手术方式

三、术后观察指标

四、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与开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对比探讨腹腔镜ISR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及其术后的生活质量问题。   背景:   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已被逐渐认可,ISR作为一种极端的保肛手术,既实现了肿瘤的根治又保留了肛门功能。最近,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逐渐在临床开展,不过超低位直肠癌能否行腹腔镜ISR手术尚未有明确报道。   方法:   收集2006年3月到2012年12月我科60名接受ISR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男37例,女23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8.4岁。60名患者分为开放手术(OS,N=31)组和腹腔镜手术(LAP,N=29)组。比较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3年复发率、生存率情况。术后肛门功能采用Kirwan分级标准评价。   结果:   LA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OS低,发生率分别为20.7%和29.0%,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230),LAP组相比于OS组术后住院时间短缩短(p<0.001),术中出血量较少(P=0.002)。术后1年左右LAP组79.3%的患者Kirwan评分可达1~2级,OS组80.6%的患者Kirwan评分可达1~2级。2组患者对肛门功能满意。所有ISR手术的病理均为高中分化腺癌;肿瘤下缘距齿状线1-3cm,平均1.9cm,远端切缘1.5~2.5cm,平均2.1cm。患者术后病理标本对比,淋巴结数量,远端切缘均无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825,0.242);随访时间为3年。两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LAP与OS,11.3%,12.7%,P=0.184)。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LAP组为79.6%,OS组为78.7%,(P=0.523)。3年生存率为LAP为82.3%,OS为81.4%(P=0.395)。   结论:   腹腔镜ISR可以提供一种安全微创的保肛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开腹减少;术后生活质量和肿瘤学结果和开腹手术没有区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