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预备方式对前牙铸瓷修复体抗折强度的影响
【6h】

不同预备方式对前牙铸瓷修复体抗折强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1.1全冠修复

1.2贴面修复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材料和设备

2.1.1材料

2.1.2设备

2.2方法

2.2.1牙体的制备

2.2.2制取印模及制作修复体

2.2.3修复体的试戴、粘固(见附录A图9,10)

2.2.4制作底座及模拟牙周膜

2.2.5力值的测定

2.2.6统计分析

第3章结果

第4章讨论

4.1实验中影响误差的的因素

4.1.1基牙的选择的影响

4.1.2模拟牙周膜

4.1.3基牙预备方法的影响

4.2实验中影响抗折强度的因素

4.2.1牙体预备深度的影响

4.2.2修复材料的选择的影响

4.2.3粘结剂的影响

4.3实验结果

第5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附图

附录B影响全瓷贴面整体抗折强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牙齿修复的要求不仅仅在功能方面,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前牙的形态、颜色、排列、以及是否缺失,对人的面部容貌影响很大。而临床上因龋齿和外伤等原因导致前牙牙体缺损的病例不断增多,修复缺损并重现天然牙的形态和色泽就成为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修复仅涉及前牙切缘1/2-1/3或切角缺损的病例的修复方法主要有全冠和贴面。 前牙全冠修复分为金属烤瓷全冠和全瓷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Weinstein等[1]发明了瓷熔附金属技术,将金属基底结构的强度和瓷的美学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作出具有一定美学效果的金瓷冠桥修复体,大大提高了烤瓷冠的抗折强度。金属烤瓷全冠吕成为成熟的牙体修复技术。但由于金属基底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修复体的透光性,使其缺乏自然牙的活力。同时,合金中的金属离子不仅能使瓷修复体发生褪色,而且部分患者对金属有过敏反应[2]。上述不足促使了高性能的全瓷系统的研制以代替金属基底结构的存在,发展至今的陶瓷材料质地致密、耐磨、表面光洁、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全瓷冠因与牙釉质接近的透明度和折射率,其外观颜色与天然牙相差无几,可达到最佳美学效果其独特的美学性能是金属材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无法比拟的[2]。由于牙科陶瓷的脆性大、强度差,限制了其临床使用。随着工业陶瓷技术的进步,牙科全瓷修复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即从传统的粉浆涂塑技术到热压铸玻璃陶瓷,其代表产品IPS—Empress(IE),其加强型第二代产品为IPS—Empress 2(IE2);玻璃渗透陶瓷,其代表产品为hrCeram和计算机辅助加工陶瓷。牙科全瓷材料的抗弯强度从几十兆帕提高到数百兆帕。但上述全瓷材料仍然存在修复体易折裂等问题,氧化锆陶瓷特有的应力诱导相变增韧效应,使其强度和韧性均优于传统的长石瓷和氧化铝陶瓷,成为近年来牙科材料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几乎所有全瓷体系的冠修复体的适合性在临床可接受的标准范围内均达到要求;在强度方面氧化锆全瓷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因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而成为陶瓷增韧剂的首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