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
【6h】

从审美反映论到人学价值论——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一、文学理论探索历程与理论观念演变

(一)文学理论探索历程

1.新时期以前:以唯物反映论为中心的文学观念

2.新时期初至1980年代:审美反映论的探索

3.进入1990年代后:文学实践本性论的探寻

4.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学价值论的理论建构

(二)文学理论观念的演变

二、立足情感体验的审美反映论

(一)从生活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

1.以唯物论为基础的生活反映论

2.审美反映论对生活反映论的超越

(二)审美反映论的内核是情感体验

1.审美反映论的哲学基础

2.情感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3.对“主体-客体”二元结构的阐释

(三)从审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1.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性

2.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三、导向精神自由的文学实践本性论

(一)从审美反映论到文学活动论

1.理论观念嬗变的内在逻辑

2.文学活动中的认识性与实践性问题

(二)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

1.“实践本性”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内涵

2.文学活动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3.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及其功能

(三)文学实践的价值目标是精神自由

1.实现精神自由的途径问题

2.文学实践本性论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四、追求文学审美理想的人学价值论

(一)从实践本性论到人学价值论

1.价值多元化与人的“异化”问题

2.从传统文艺本体论到人学价值论

(二)文学价值的根本在于人学价值

1.经验与超验的张力关系

2.文学艺术的形而上学性

(三)文学的审美理想在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 从人的超越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人学价值论是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在我国当代文论界,王元骧的文学理论研究探索始终与当代文论变革发展进程相伴随,不仅著述丰富卓有成就,而且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文学理论观念。他的理论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问题意识和人学内涵,在当代文论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通过对王元骧文学理论个案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他的理论观念及其学术个性,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当代文论的变革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王元骧文学理论研究探索历程以及所建构的主要文学理论观念展开研究。第一章从宏观整体上观照和描述王元骧的文学理论探索历程与理论观念演变。可以把他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探索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至1980年代,在原来所形成的认识论文学观念的基础上,推进到对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探索,强调情感在文学审美反映中的重要作用;二是1990年代以后,从文学活动论出发,进一步推进到文学实践本性论的探寻,注重文学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自由精神和意志力量;三是新世纪之后,面对复杂社会变革所带来人的生活和文学发展中的新问题,又进一步转向关注文学价值论,更为强调对文学审美理想的表现和追求。第二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审美反映论的理论观念。他的审美反映论是在原来生活反映论基础上的推进与超越,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石,文学不仅反映一定的生活现实,而且更要反映主体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评价。审美反映论是在认识论的领域内对文学本质特性的重新界定。而后他参与讨论和建构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则是审美反映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第三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文学实践本性论的理论观念。基于从审美反映论到文学活动论的发展,进而推进到对文学活动的实践本性与价值功能的探究考察,强调文学活动是认识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而文学实践的价值目标则是达到对“主客二分”的超越,从而实现精神自由。第四章主要探讨王元骧关于文学的人学价值论建构。从实践本性论到人学价值论是王元骧文学理论探索的再一次推进。人学价值论建立在文学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础上,其根本目的是在本体层次上为文学存在确定一个终极依据,认为文学价值的本源和根本在于人学价值。而人学价值论应是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有机统一,文学活动所要追寻的审美理想,就在于达到人的超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学的“人学”内涵,从而充分揭示文学的本质特性和价值功能。

著录项

  • 作者

    卫楚臻;

  •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赖大仁;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王元骧,文学理论,审美反映论,人学价值论;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2:21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