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司法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6h】

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司法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涉虚拟财产刑事案件概述

(一)虚拟财产刑事案件的概念及特征

(二)常见的虚拟财产刑事案件作案类型

(三)虚拟财产案件刑法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侵犯虚拟财产案件定罪量刑现状

(一)法院判决情况分析

(二)虚拟财产案件的判罚困境

1、同案异判现象严重

2、涉案的虚拟财产价值认定难

3、虚拟财产案件的管辖权认定难

4、虚拟财产案件取证难

三、司法实践中虚拟财产保护困境的原因

(一)立法空白导致同案异判乱象

(二)虚拟财产的特殊性导致价值认定难

(三)网络虚拟性导致管辖权争议

(四)作案空间虚拟化造成取证难

四、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建议

(一)在立法层面加大对虚拟财产保护力度

(二)建立一套可量化的虚拟财产价值评估体系

(三)明确虚拟财产管辖权问题

(四)加强电子证据管理,解决取证难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科技高速发展,互联网络早已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的繁荣催生出一项新事物---虚拟财产。虚拟财产产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初,人们并未意识到虚拟财产的价值,立法者也未对虚拟财产进行法律规制。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的活动逐步由线下转为线上,信息产品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虚拟财产应用的广度、深度已到了不容法律忽视的地步。  随着虚拟财产市场的扩大,侵犯虚拟财产犯罪也日渐增多。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从虚拟财产刑事案件入手,分析其刑法保护的司法现状。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侵犯虚拟财产案件呈现出作案手段多样化、科技化、隐蔽化等特点。实践中,侵犯虚拟财产案件出现大量同案异判的现象,对此类案件的裁判面临无法可依、价值认定难、管辖权认定难、取证难等判罚困境。本文在对造成司法实践中虚拟财产判罚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后,建议从五个方面加大对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力度。第一,借鉴域外国家优秀的立法经验。在全球化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各国也面临虚拟财产刑法保护问题,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对虚拟财产进行法律规制。各国针对虚拟财产的刑事保护各有不同,保护的侧重点也有差异,对我国虚拟财产的立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第二,通过立法层面对虚拟财产行为进行界定,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予以明确,使侵犯虚拟财产案件判罚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侵犯虚拟财产行为的认定,立法界存在一定的争议。面对立法争议,建议在立法时根据虚拟财产的特性,对侵犯虚拟财产行为进行合理界定。第三,建立一套可量化的虚拟财产评估体系。虚拟财产具有网络依赖性、种类繁多、无公允的市场价值、价值浮动性等特点,使法院在对其价值进行认定时存在困难。一套可量化、可行性高的评估体系有利于对虚拟财产的准确估值。第四,明确案件管辖权。涉及多个犯罪地的案件易产生管辖权争议,可以参照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网络犯罪的管辖权规定。第五,强化电子证据管理,解决取证难问题。加大对网络运营商的管理,督促网络运营商加强数据路径管理和留存,推行网络实名制。

著录项

  • 作者

    许颖;

  •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
  • 学科 法律学(非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光华;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虚拟财产,刑法保护,司法实践,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