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钆掺杂碳量子点用于肿瘤靶向性成像及其放疗增敏研究
【6h】

新型钆掺杂碳量子点用于肿瘤靶向性成像及其放疗增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钆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表征

2.1材料

2.2方法

2.3结果

2.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钆掺杂碳量子点生物相容性的表征

3.1材料

3.2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钆掺杂碳量子点的在肿瘤MRI靶向性成像中的研究

4.1材料

4.2方法

4.3结果

4.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钆掺杂碳量子点的放疗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5.1材料

5.2方法

5.3结果

5.4讨论:

参考文献:

主要结论和展望

1. 主要结论

2.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肿瘤影像诊断的局限性,常导致肿瘤组织未达肿瘤致死剂量、周围正常组织过量,从而引起放疗副反应;同时由于肿瘤组织自身存在的放疗抵抗,极大的降低了肿瘤细胞对高能射线的放疗敏感性,削弱放疗的治疗效果。针对肿瘤放疗过程中存在的影像诊断误差与放疗抵抗,本研究旨在利用水热碳化法制备一种多功能的新型纳米颗粒—钆掺杂碳量子点(Gd-doped CDs),应用于肿瘤靶向性成像及肿瘤的放疗增敏。  方法:  以钆喷酸葡胺(Gd-DTPA)作为钆源材料、甘氨酸作为钝化剂通过一步水热碳化法制备 Gd-doped C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学(XPSS)、X射线衍射仪(XRD)揭示 Gd-doped CDs的理化特性;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荧光光度计(PL)揭示Gd-doped CDs的光学特性;利用核磁共振仪揭示Gd-doped CDs的磁学特性;利用CCK-8实验、溶血实验、细胞成像、组织学分析、ICP-MS揭示Gd-doped CDs的生物相容性;利用 BALB/c小鼠以及 BALB/c小鼠皮下肿瘤、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MRI平扫、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d-doped CDs的肿瘤靶向性成像;利用克隆形成实验、BALB/c小鼠皮下肿瘤模型体内实验检测 Gd-doped CDs的放疗增敏作用。  结果:  1.钆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表征  利用水热碳化法成功构建Gd-doped CDs,TEM显示Gd-doped CDs水溶性好,在水中分散均匀,粒径大小均一,大小约为~18 nm;XRD显示Gd-doped CDs的物相结构是一个多相异质结构,结构介于石墨与氧化石墨之间;FTIR显示Gd-doped CDs表面富含羧基、羰基等亲水基团;XPS显示碳量子点颗粒主要由钆、碳、氧和钆原子组成;UV/Vis、PL显示Gd-doped CDs水中分散性好,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Gd-doped CDs的弛豫效率r1值为6 mM-1S-1;  2.钆掺杂碳量子点生物相容性的表征  不同浓度 Gd-doped CDs对 HepG2和 VSMCs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影响(p>0.05),即使是200μg/mL培养72h后,两组细胞的细胞活性均?90%;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Gd-doped CDs(50-400μg/mL)均无明显溶血反应;Gd-doped CDs在紫外光激发光下发出较强、稳定的绿色荧光;注射Gd-doped CDs后各重要器官均对Gd-doped CDs有摄取,以脾脏和心脏对Gd-doped CDs的摄取为主,摄取量分布为:0.129 g/Kg和0.032 g/Kg;Gd-doped CDs对小鼠的重要脏器(心、肝、脾、肺、肾)无明显毒性,病理学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无明显病理变化,未引起组织损伤、炎症反应。  3.钆掺杂碳量子点的在肿瘤MRI靶向性成像中的研究  Gd-doped CDs和商品化造影剂Gd-DTPA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各主要脏器T1-相显影均显著增强,尤其是肾脏和膀胱的信号较高;Gd-DTPA组1h后,肾脏和膀胱信号较前有所下降,6h后而无信号增强;与对照相比,Gd-DTPA组6h后各主要脏器仍有明显信号增强;皮下肝癌荷瘤小鼠经尾静脉注射Gd-doped CDs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区别,而肝癌部位T1信号显著增强,冠状位和横断位的RES分别达到了1.93和1.74;对于原位肝癌小鼠模型,注射Gd-doped CDs后,图像中的肝癌组织信号没有增强反而减弱,冠状位和横断位的RES分别降到了0.74和0.77;组织病理学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结果均显示取材组织发生了病理变化。  4.钆掺杂碳量子点的放疗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Gd-doped CDs组对HepG2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而Gd-doped CDs结合照射组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P<0.05),随着放疗剂量和Gd-doped CDs的浓度增加,HepG2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呈剂量相关性,尤其是200μg/mL的Gd-doped CDs在8Gy照射下,HepG2细胞的生存分数显著降至64.9%(P<0.05);对照组和Gd-doped CDs组的荷瘤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增长,肿瘤体积7天增长了3倍;单纯照射组的肿瘤体积增长受抑制,约缩小了12%;Gd-doped CDs和放射联合治疗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体积明显缩小了53%。  结论:  1.本研究以钆喷酸葡胺(Gd-DTPA)作为钆源材料、甘氨酸作为钝化剂通过一步水热碳化法成功制备Gd-doped CDs;  2. Gd-doped CDs的粒径大小均一,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分散性;其内部具有异质多层的物相结构,无明显的晶格条纹,结构介于石墨与氧化石墨之间;Gd-doped CDs主要由钆、碳、氧和钆原子组成,主要官能团为羰基和羧基;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3. Gd-doped CDs具有较高的弛豫效率r1,具备增强MRI显像的作用。同时,由于其纳米材料所赋予的体内长滞留时间和EPR效应,Gd-doped CDs适宜肿瘤靶向性影像诊断。  4. Gd-doped CDs具有抑制与杀伤肿瘤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放疗增敏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