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N、K肥施用量对中粳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6h】

不同N、K肥施用量对中粳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献综述

1.1高产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

1.1.1群体茎蘖成穗率与产量的关系

1.1.2水稻适宜LAI对群体质量的意义

1.1.3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及其它指标的关系

1.1.4有效叶面积率与高效叶面积率对群体质量的意义

1.1.5群体颖花量与产量的关系

1.1.6水稻粒叶比与产量的关系

1.1.7水稻茎鞘对群体质量的意义

1.2N、K肥对水稻高产群体质量的影响

1.3N、K肥与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2引言

2.1选题意义及依据

2.1.1安徽省单季中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2作物群体质量栽培是当前农业科研的热点之一

2.2研究内容与目的

2.2.1研究内容

2.2.2研究目的

2.3课题来源

3材料与方法

3.1供试材料

3.2试验设计

3.3测定项目与方法

3.3.1群体茎蘖动态的调查

3.3.2叶面积动态调查

3.3.3高效叶面积率和有效叶面积率

3.3.4干物质积累动态

3.3.5株高和节间长度测定

3.3.6源、库协调性指标计算

3.3.7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调查

3.3.8数据分析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不同N、K肥施用量对中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1.1不同N、K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1.2不同N、K施用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不同N、K肥施用量对群体质量的影响

4.2.1群体茎蘖动态及茎蘖成穗率

4.2.2叶面积指数(LAI)

4.2.3干物质积累

4.2.4茎秆性状

4.2.5N、K施用量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4.2.6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4.3高产群体质量与产量的关系

5小结与讨论

5.1不同N、K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2不同N、K肥施用量对中粳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

5.3关于N、K肥施用量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以中粳糯稻品种“皖稻68”为试验材料,于2007-2008年在安徽省凤台县水稻原种厂进行,试验设置不同的N、K肥处理试验,分析不同施肥量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当施N量达到262.5 kg/h㎡时,最高茎蘖成穗率平均为76.10%;施N量为187.5 kg/h㎡和112.5 kg/h㎡时,茎蘖数和最终有效穗数递减,茎蘖成穗率分别为72.71%和70.86%;施N量为337.5 kg/h㎡时,达到茎蘖数最大值的时间推迟,茎蘖成穗率为66.30%。K肥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不大,在相同施N量时,随着施K量的增加,平均茎蘖数略有增加,而最终的有效穗数基本相同。
   2、施N量为262.5 kg/h㎡(A3)时,有效叶面积率最高为94.7%~95.5%,其他各处理间差异不大,除A2B3外,其它在87%~95.5%之间;而高效叶面积的比率处理间差异较大,变动在62.43%~81.08%之间,但也以A3处理为最高。经相关分析得出高效叶面积率对与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13**),而有效叶面积率与产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652*)。
   3、施N量为262.5 kg/h㎡(A3)的各处理抽穗后的干物质生产积累量及占总干重的比例均高于其它施N处理。从不同施K水平处理来看,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K量的增加而增加。
   4、随着施N量的增加,株高呈增加的趋势,但穗下节间加穗长占株高的比例以A2和A3的处理为高。相关分析表明穗下节间的长度与产量密切相关,穗下节间长,产量高。相同施N条件下,施K量增加,株高有降低趋势,但穗下节间长度加穗长占株高的比例却有所上升。
   5、A3处理的总颖花量和最大LAI均高于其它的处理,颖花/叶比分别为0.604、0.584、0.585,也较其它处理为高,说明在施N量262.5 kg/h㎡条件下,有利于源库的同步增长和源库关系的协调;而不同施K处理的总体趋势是总颖花量、最大LAI和颖花/叶比随着施K量的增加而增加。
   6、方差分析表明施N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施K量对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当施N量为262.5 kg/h㎡(A3)时,产量最高。当施K量达到375.0 kg/h㎡(B3)时,产量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