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杏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在城市园林中生态景观功能
【6h】

银杏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在城市园林中生态景观功能

代理获取

摘要

为了在合肥生态园林建设中,正确对待与运用银杏树种,提高合肥城市的绿化质量和绿化效益。本论文研究了合肥市不同绿地条件下银杏的光合生理生态和土壤性质,园林植物中叶片病虫害与叶片中化学物质的关系,以及银杏在行道树种中景观价值的表现。
   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1.利用Li-6400对合肥市内生产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四种绿地下银杏光合作用的日变化,以及同一绿地下的年变化进行测定。
   (1)比较了这四种绿地类型下银杏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指标。四种绿地下银杏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公园绿地下银杏的净光合速率均值最大4.265μmol CO2m-2s-1;其次是附属绿地2.6907μmolCO2m-2s-1和生产绿地2.6507μmol CO2m-2s-1;防护绿地下银杏的净光合速率均值最低1.9317μmol CO2m-2s-1;各个绿地类型下银杏水分利用效率大小与其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变化趋势相同。通过对净光合速率与各个生理生态因子进行的相关性分析,得到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8642x22(R2=0.9994)和y=0.8011x22(R2=0.9970),其中x2为气孔导度。说明在此两种绿地下气孔导度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生产绿地和附属绿地则没有明显的限制因子。从光合作用角度得出,银杏在公园绿地条件下生长为最好,其次是附属绿地和生产绿地下,防护绿地下最差。
   (2)同一绿地下银杏不同季节光合日变化趋势相同,但是各因子的大小和出现的时间不同。在生长初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强,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日积累值和平均值的季节变化趋势相同,都是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相近且明显低于春季。
   2.本实验对银杏、月季、木槿等9种合肥市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进而对植物抗病虫害能力与叶片中总黄酮和多酚含量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大叶女贞和银杏的叶片遭受病虫危害程度最小,其他参试树种叶片遭受病虫害不同程度的危害。经统计分析得,参试植物叶片中多酚的含量与叶片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形成y=195.35-247.74x+79.69x2的二元回归关系,即说明叶片中多酚含量越高,抗病虫害能力越强。
   3.通过对不同绿地下银杏土壤的物理性质、养分以及鲜叶中养分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绿地下银杏土壤养分含量都比较低,氮素含量严重缺乏,磷在靠近市区的含量较高,表现为城市土壤中贫氮富磷现象。新鲜叶片中养分的含量随土壤各养分的含量变化而不同,且叶片对养分具有强烈的富集作用。公园绿地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元素状况优良,银杏叶片生长的最好;防护绿地下银杏土壤的物理性质相对较差,叶片生长表现不同程度的焦枯、萎缩,尤其是靠近枝条下端的老叶。
   4.通过对目前合肥市城市道路中广泛应用的银杏、女贞、香樟等6种行道树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行道树的叶面积指数对其生态景观价值影响很大,合肥市行道树叶面积指数介于1.4-5.0之间,普遍不高。这6种行道树中,其满足行道树生态景观价值的大小依次是广玉兰>银杏>国槐>香樟>女贞>悬铃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