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标准化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6h】

农业标准化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2 农业标准化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3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现状

4 农业标准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5 农业标准化对安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 农业标准化政府补贴行为的博弈分析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自1995年我国实施农业标准化以来,已经在产品认证、质量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其实施的效果如何?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至今未见系统的研究成果出现。
   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这些问题作深入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文章首先界定农业标准化的内涵,分析农业标准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及农业标准化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安徽省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据此设立农业标准化水平的评价指标,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安徽省十七个市的农业标准化水平数据进行验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黄山市、宿州市、安庆市、亳州市、阜阳市、六安市、滁州市、宣城市、得分大于,说明其农业标准化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七市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铜陵、淮南、马鞍山市,主要是因为工业城市的缘故;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为省会城市,技术资源丰富,标准制定能力和实施能力优势突出,单独归为一类;阜阳市、宿州市、亳州市为农业大市,农产品丰富,同属一类。六安市、黄山市因他们都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特色产品丰富,而同属一类。其余城市为工业城市或皖江城市带城市,同属一大类。
   进一步地,在纵横两个维度上对农业标准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横向上,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安徽省年市农业标准化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业标准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弱促进作用;在纵向上,运用生产函数对安徽省年的时序数据进行进一步地分析,结果表明:从长远来看,农业标准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但作用不显著。标准化水平不高、市场机制待发展、标准化意识不深入和监管力度不强等,可能是导致农业标准化对农业经济增长正向作用不强的原因。
   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各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文章运用供求理论模型和纳什均衡模型对农业标准化行为主体(政府、企业、农户)进行了分析。
   供求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取决于标准化生产带给农民收益的多寡;纳什均衡分析表明:在实施标准化生产中,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面要实现纳什均衡,作为理性行为人的政府必须给予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农户和企业补贴。
   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业标准化宣传、加大监督力度、加大政府补贴等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